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代天骄,西征弯弓射大雕(纪实文学)

(2025-06-04 20:15:48)
标签:

一代天骄

西征弯弓射大雕

该文选自

鹏鸣纪实文学

《昭苏·彩虹之都》

分类: 纪实文学

一代天骄,西征弯弓射大雕(纪实文学)




        一代天骄,西征弯弓射大雕 (纪实文学)
        鹏   


        掌握政权后,屈出律骄奢淫逸,穷兵黩武,到处劫掠,激起西域民众的反抗。史书记载,自1212年的秋季开始,连续四年,每逢秋收屈出律就派出大军去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大规模地焚掠粮草牛羊,用兵威和饥馑迫使喀什噶尔人屈服。
        屈出律的残暴行径使他成为中亚各地伊斯兰势力的死敌,于是花剌子模政权把瓜分中亚土地的预谋改成了对屈出律的彻底驱逐。1215年秋,屈出律迁都喀什噶尔,正式建立了自己的乃蛮政权。
        屈出律在喀什噶尔城大肆搜索并杀戮原喀喇汗王朝的贵族与宗教界上层人士,然后又让自己的乃蛮士兵住进城中每户居民的家中,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接着,屈出律又下令在喀什噶尔一带封闭清真寺,禁止穆斯林的礼拜和集会,并对居民们宣布:要么改信佛教,要么改穿契丹人服装,二者必择其一。百姓敢怒不敢言,心中怨恨,埋下反抗起义的火种。
        此时,以铁木真为首的蒙古部族在漠北高原兴起,他的铁骑四处扩张,多方出击,一时间所向披靡,无人能敌。于是,部落诸王和群臣为铁木真上尊号“成吉思汗”。
        1218年春,成吉思汗为掌握畅通中亚及西域商贸路线,以花剌子模劫留蒙古贸易商队、辱杀蒙古使臣为由,兵分两路出征西域。成吉思汗麾下大将哲别率两万铁骑,南下喀什噶尔征讨屈出律。
        屈出律意欲与哲别的铁骑在喀什噶尔决战,但军队士气已衰,士兵拒绝出战。哲别的军队还没到,屈出律便弃城而逃,从者仅三人,沿途居民都唾弃他,无人肯收留。哲别紧追不舍,悬赏缉拿屈出律。
        万般无奈,屈出律逃到深山里,被猎户包围活捉,交给了哲别帐下的先锋官。统治了西域八年的一代暴君屈出律,被哲别处死。西域之地,尽属蒙古帝国。
        1219年6月,成吉思汗亲统大军从额尔齐斯河出发,越过阿尔泰山,经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仰吉八里(今新疆马纳斯西北)、天池(今新疆赛里木湖)、畏兀儿(今新疆东南地区)、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西北)、哈剌鲁(今哈萨克斯坦伊犁河以北地区),西域诸王派兵相随助阵,共20万人,对外号称60万大军,征讨花剌子模。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与大臣议定,命境内各城坚壁清野,决不出战。
        成吉思汗兵分四路:第一路由察合台、窝阔台两位王子率领,直扑讹答剌城;第二路由长子术赤将之,为右路军,侧攻毡的城;第三路为左路军,侧击别纳客忒城,由阿剌黑等三将统领;成吉思汗与幼子拖雷率中路,进攻不花剌(今布哈拉)城。四路大军如下山猛虎,同时全线出击。
        一年间,蒙古铁骑攻城陷阵,势如破竹,横扫花剌子模,继而又攻陷呼罗珊(西南亚古地名,今伊朗大部)、阿富汗等地。同时,大将哲别与速不台率两万军穿越阿塞拜疆、高加索一直到俄罗斯南部第聂伯河畔,转战两年后,又神奇般回到中亚锡尔河北的草原与大军会合。成吉思汗西征,历时五年,征服了中亚强国花剌子模,取得重大胜利。
        成吉思汗确立对西域的统治,几乎是与军事征伐同步进行的。每当蒙古大军攻下一城,取得一地,成吉思汗首先派置将帅,监守和抚绥该地的居民。
        《元史·耶律阿海传》里记载:“下蒲华、寻斯干等城,留监寻斯干,专任抚绥之职。未几,以疾薨于位,年七十三……绵思哥袭太师,监寻斯干城。”耶律阿海攻下蒲华和寻斯干二城后,即被成吉思汗任命为“太师”,率军镇守于寻斯干城。他死后,次子绵思哥继任为“太师”,仍然监守于该地。
        耶律楚材当时驻于寻斯干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赋诗曰:

        闲骑白马思无穷,
        来访西城绿发翁。
        元老规模妙天下,
        锦城风景压河中。
        花开杷榄芙蕖淡,
        酒泛葡萄琥珀浓。
        痛饮且图容易醉,
        欲凭春梦到卢龙。

        成吉思汗的西征路线,著名道人丘处机在《长春真人西游记》里是这样记载的:“西南约行三月,复东南过大山,经大峡中。秋月,抵金山东北。少驻,复南行。其山高大,深谷长坂,车不可行。三太子出军,始辟其路。”金山即今阿尔泰山,三太子即窝阔台。
        《长春真人西游记》又说:“沿池正南下,右峰峦峭拔,松桦阴森,高逾百尺,自巅及麓,何啻万株。众流入峡,汹涌奔腾,曲折弯环,可六七十里。二太子扈从西征,始凿石理道,刊木为四十桥,桥可并车。”这里的池,即赛里木湖;池南的山峡为准噶尔盆地南通伊犁盆地的通道,即果子沟,这条通道是察合台在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亚前开辟的。
        成吉思汗早在称汗和建国之时,就进行过分封。统治西域后,他进行了第二次分封,把钦察草原分给长子术赤;把高昌回鹘国以西至伊犁河、楚河流域分给次子察合台;把阿尔泰山至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地区分给三子窝阔台;幼子拖雷及其他亲人的封地,则是蒙古高原或长城内外新得的金国、西夏的土地。
        蒙古帝国以西域为补给站和跳板走向征服世界的征途,“大约占据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开化地区”。
        对于成吉思汗西征,历史上争议很大。有人将成吉思汗西征看作是一场天灾、一场浩劫、一场来自东方野蛮人的“黄祸”;也有人认为,成吉思汗西征打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之路,缩短了地球的距离,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
        我国著名的元史专家韩儒林先生充分肯定过成吉思汗西征在促进中西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他说:“成吉思汗在开始西征起,便采用中原的交通制度,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驿骑’、‘驿牛’和‘邮人’,把中原原有的驿站系统延伸到西域。成吉思汗把东西交通大道上的此疆彼界扫除了,把阻碍经济文化交流的堡垒削平了,于是东西方的交往开始频繁,距离开始缩短了。中国的创造发明如火药、纸币、驿站制度等输出到西方,西方的药品、织造品、天文历法等也输入了中国。”
        成吉思汗去世后,他的孙子辈儿又进行了两次西征,建立了蒙古四大汗国。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
        1271年,元朝建立。元世祖忽必烈主张更改蒙古旧制,采行汉法,建立与中原经济相适应的中央集权制封建政权,遭到了窝阔台孙子海都和察合台后裔都哇的武装反抗。双方进行了长达40年的战争,使天山南北和蒙古高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为了对付海都、都哇的反叛,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忽必烈采取了一系列军政措施。他令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出镇阿力麻里(今伊犁霍城县),并建阿力麻里行省,统辖伊犁地区。1281年改畏兀尔断事官为北庭都护府。接着在别失八里行省之下设置了别失八里、哈喇火州(吐鲁番)、斡端三个宣慰司,统管南北疆的政务。1282年设阿力麻里元帅府,领天山北路;后又设别失八里元帅府,领天山南路。1295年,又设曲先塔林都元帅府(库车、塔里木附近)、北庭都元帅府,分统天山南北军务。
        除了设置上述机构,元政府还采取了如下一些管辖西域的措施,如设驿站,以加强情报和号令的传递;定赋税,令畏兀尔境内计亩纳税;设交钞库,管理流通的钞票;设提刑按察司,掌管刑狱;设哈赞忽咱,主管户籍。
        元朝末年,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以阿力麻里为中心,包括喀什、吐鲁番一带;西部以撒马尔罕为中心,统治河中地区。西域绝大部分地区在东察合台汗国统治之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朝,东察合台汗国同明朝保持着友好关系。明朝为了统辖西域,1406年在哈密设卫。哈密卫是明朝在西域建立的行政、军事机构。明朝还册封西域各部首领为王,如哈密王、别失八里王、吐鲁番王、瓦剌王等,并任命西域各部头目为本部的都指挥、都佥事等官,管理本部行政事务。
        东察合台汗国时期,1456年,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率领哈萨克人在楚河流域建立了哈萨克汗国,都城为土尔克斯坦城,哈萨克族在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形成。后来哈萨克人及其分布地区分三个玉兹,大玉兹分布于巴尔喀什湖南部及伊犁河到锡尔河之间的广阔地区;中玉兹分布在大玉兹之北,即巴尔喀什湖西北草原地带;小玉兹分布在今哈萨克斯坦西部。中国的哈萨克族是大玉兹和中玉兹的部落,主要分布于现在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
        明朝中叶,东察合台汗国演变为叶尔羌汗国。明末清初,蒙古族按照主要部落及其分布地区,分为漠南察哈尔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卫拉特蒙古。卫拉特蒙古又分为四部,即游牧于伊犁一带的准噶尔部,游牧于乌鲁木齐附近的和硕特部、游牧于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杜尔伯特部和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地区的土尔扈特部。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逐渐强大起来,迫使土尔扈特部、和硕特部迁出天山北麓,又迫使杜尔伯特部降服,从而占据了整个天山以北地区。当时叶尔羌汗国的黑山派和卓与白山派和卓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1671年,噶尔丹掌握了准噶尔部的政权,白山派的首领阿帕克和卓被驱逐出喀什噶尔,他向噶尔丹求援。1678年噶尔丹出兵天山南路,攻占叶尔羌城,叶尔羌汗国名存实亡。从此,天山南麓成了准噶尔部的属地。噶尔丹把政治中心由塔尔巴哈台(塔城)迁到伊犁河谷。
        伊犁河谷是一块宝地,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膘肥体壮的牛羊,矫健壮硕的天马,使噶尔丹的野心越发膨胀。噶尔丹就像一只凶狠的头狼,他露出了锋利的獠牙,嗥叫着率领狼群四处出击,让蒙古各部心惊胆寒,甚至威胁到大清的长治久安……

        该文选自鹏鸣纪实文学昭苏·彩虹之》一书。



一代天骄,西征弯弓射大雕(纪实文学)




一代天骄,西征弯弓射大雕(纪实文学)

作 者鹏 


   鹏 鸣(英文名:彼特peter1956年生,陕西白水北京从事专业创作与文学研究。已出版有选集、文集、文艺理论、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报告文学等专著多部。部分作品被译成多语种版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