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将翻拍,能否给观众带来别样的惊喜?

这固然有经典珠玉在前的本身光环难以超越的硬性优势所在,但对剧本打磨的草率和一味迎合当下市场经济的商业妥协又何尝不是导致翻拍屡战屡败的重要症结?以至于现在有的人一听到“翻拍”两个字,嘴角都会情不自禁露出一抹嘲讽的味道,几乎是下意识把“翻拍”这个行为当做了没出息的事.
“翻拍”真有这么难堪吗?其实不然,像去年韩国翻拍中国的《步步惊心》就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采撷原著的精华,然后韩国本土化加工,两相融合到没有明显冲突,怎么看都没有违和感时,翻拍就成功了。而反观时年红火的《甄嬛传》,翻拍大删减后却成了哑弹,不仅评分极低,而且还被大众当笑料一样吐槽了很久,这实在是很尴尬的一件事,别忘了,当初翻拍大删减的幕后团队全是美国人呐!
笔者认为,《情书》若想要翻拍成功,最重要的还是在剧本的打磨上多下功夫,翻拍不等于套搬,最好是在故事架构应该有所变动和创新,日本人爱写信去追忆一些情愫,显然在当下的中国并不适用,如何选择一个正确的年代和地域来彰显可能因为“情书”而牵引出来的隐秘真挚情感?这是编剧应该重点思索的问题。在这里只是提一些简单的拙见。
《情书》之所以能成为大众心目中刻骨铭心的经典,全在于对唯美、纯真等元素不着刻意为之的自然诠释,对故事的讲述也是顺水推舟、不疾不徐的,细致入微的雕琢精神也被一并带入电影艺术的堆砌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镜头都是为艺术不遗余力、呕心沥血的贡献,当然,最难能可贵的是,岩井俊二只向艺术低头而从没向资本低过头。可以说,如果中国的制片人不再向资本妥协了,那么,《情书》的翻拍就成功了一半,不管怎样,希望这部翻拍的中国版电影《情书》能够给观众带来别样的惊喜。
更多精彩内容或交流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