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铁道飞虎》:贺岁版“抗战神剧”

这部由著名导演丁晟执导、功夫巨星成龙领衔、房祖名、黄子韬、王凯等明星荟萃的抗战题材的电影虽依然延续了成龙数十年来所形成的特有“武打搞笑喜剧风”,导演丁晟也竭力释放出了驾驭《解救吾先生》式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流畅快速剪辑风格,无论是镜头语言的切换、视听语言的诠释、大场面的爆破外加特效的渲染,都基本做到了无可挑剔的完美呈现,如果你是抱着看动作片、娱乐片、以放松心情、舒缓精神压力、追求视觉体验的初衷来观看这部电影的话,那么没有什么可说的,各个要求都能达标且能满足你的观影需求,但若你是抱着看革命片、抱着对抗日先烈致敬的态度、抱着勿忘国耻的严肃和认真的态度来观影的话,那么你一定会大失所望、败兴而归的。
因为这部电影和民间广为流传的“抗战神剧”的固定模式几乎如出一辙、无有差别,日军上至指挥官下至普通士卒智商统统为负,尤其是影片伊始,由成龙率领的一众铁道游击队员仿若“八大豪侠”附体般各显神通身手敏捷跳上火车,在若干个镜头快速切换间,在观众的瞳孔还未清楚锁定屏幕上的图像间,火车上的一票日军就被神一样的“铁道飞虎队”给game over了。非但如此,成龙饰演的“大哥”还率领一众手下对昏厥过去的日军进行戏谑式挑衅——扒光他们的衣服并在他们身上画上一个长着翅膀的卡通老虎,寓意这是他们“飞虎队”留下的杰作。且先不谈这样的做法是否符合当时被日军高压政策下的真实国情,也不去纠结房祖名所画的老虎形象之拙劣比之小学生所画的也强不了多少的“杰作”,单就剧情来看,成龙所率领的自发抗日游击小队本身的实力是弱小且有限的,如此高调偷袭日军火车且大张旗鼓留下“罪证”的做法无异于自寻死路,不仅与真正的抗战救国无意,还会因此激怒日军更疯狂的报复以致更多无辜的人白白牺牲。日军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在火车被袭士兵死亡之后不采取严厉行动,而飞虎队众成员在此地居住的种种的情报怎么可能隐瞒得住?还能继续若无其事地在当地安之若素、惬意生活?
可反观这部剧的剧情,日军还真通通成了名副其实的傻子,只要飞虎队成员一行动,日军毫无悬念死伤一大波,唯一有点智商有点武功的日军宪兵长官和督查却硬生生死在了“神剧本”的推波助澜下,五六个人的游击小队就能将成百上千的日军打得人仰马翻,让广大观众匪夷所思、感慨不已当年八年抗战、中国军民死伤3500万的真实历史数据究竟是如何得出来的?真实的抗战难道真的如电影那般逗逼和浮夸吗?
如果那些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在天有灵的话,看到这样一出“满目疮痍”的抗战神剧,不知会是怎样的心情?个人私以为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缅怀一定要尽量建立在客观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而不是靠这种降低日军智商、侮辱日军形象、神话革命先烈的战斗力来推而广之、大肆弘扬才能让我们记住先烈,认识到先烈的伟大和荣光。所以这类题材尽可能应该严肃一点,毕竟是国难当头的时代,哪可能有那么多的笑料?把抗战剧拍成“笑战剧”,真心让人不是滋味。
另外,几大主演的演技,成龙和房祖名这对父子扛起了这部戏的喜剧风格水准,王凯神枪手的动作戏和英姿挺秀的神情也让人记忆犹新,其他演员的表现并不突出,徐帆饰演的二嫂无有亮点,只能算中规中矩;王大陆饰演的八路军战士纯粹就是《我的少女时代》中青春偶像男一号的粘贴复制,其一开口说话就让人如坐针毡、浑身不适;号称主演之一的黄子韬在这部电影中更是几乎没有存在感,除了弹琵琶和唱歌外加干吼之时才会让人注意到他的存在之外,其余时分的戏份统统被房祖名掩盖,有可能是导演的原因,但何尝又不是黄子韬自己的原因,相声演员李菁的戏份也少,但他所饰演的贼眉鼠眼的江湖骗子却足以让众人笑翻,可以说他是全片唯一一个对角色的塑造和诠释最成功的男配角。
罗毅祥,1991年出生,现居四川省成都市。从小酷爱文学,一朝沉浸其中,便如痴如醉,不能自拔,为追寻文学梦想矢志不渝。踏上了孤独的文学之旅。于是,废寝忘食地阅读,日日不间断地勤奋写作成为生活的主旋律。短短两年时间已完成《流火》、《有女如荼》、《酷似江湖》、《朝歌》、《众神笑》等五部小说,已上市。
另外:经典童话《狐狸的故事》、朝歌的兄弟篇《朝暾》以及悬疑剑侠小说《晴天望月传》也已创作完毕。
更多精彩内容或交流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地址:http://weibo.com/2975636134/profile?is_a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