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一姐”走红,不输于papi酱的营销手段

标签:
虹桥一姐 |
据新浪娱乐,12月5日,艺人袁成杰微博晒出与粉丝吃早餐的照片,不料照片中的一名粉丝被网友扒出,原来是专门在虹桥机场蹲点明星的,一夜之间被封为“虹桥一姐”,而经过她手的明星竟然不计其数,除了各色演艺歌唱明星之外,竟然连网红也“不放过”,网友纷纷感叹:“精神污染啊!”
粉丝经济越来越流行的当下也诞生了很多“奇怪”的粉丝,比如最近闹得很凶的“虹桥一姐”。
先来说说这位“一姐”是怎么出名的。这位“一姐”的诞生,源于一条微博:12月5日上午,袁成杰在机场,偶遇两个小粉丝,于是请她们吃了个早饭,顺便发了条微博。随后这条微博在各路粉圈中开炸了,大家曝出了其中一名女生的奇葩故事:她不是袁成杰的粉丝,而是一个专职的“蹲点派”。每天驻扎在虹桥机场,无论是大小明星接机都会冲在最前面求合影求签名,“连机场保安地勤都认识她了。”
这事儿最尴尬的莫过于袁成杰。不过真得佩服网友的广大神通。经袁成杰这么一晒,他们按图索骥,找到这位“虹桥一姐”。可以说,这位“虹桥一姐”确确实实做到了以机场为家、以蹭饭为荣的追星“奇葩”。
她跟各路明星合影,更多的时候是以表情包的形象出现在别人的镜头之中。她出现在明星机场街拍的镜头里的曝光率堪称“模范”级别。大大小小的明星照里都可见其芳踪,如此彪悍的“追星史”,刷新了我们的世界观。“一线到十八线,国内到国际,都没有逃脱她的追逐,她是每天睡在了机场吗?”
她甚至可以称为是“职业粉丝”,但年纪轻轻的,才18岁,不去上学,成天在机场里追星,是为什么呢?
粉丝,本来很单纯,就是喜欢某个明星,某个偶像。这种喜欢是真情流露,发自内心。但到了当下,一些粉丝的过当行为让这种喜欢变了味。见明星到底有多重要?在很多人的概念里,见与不见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保持着一种距离的默默喜欢,是一种节制的爱,亦是一种理性有分寸的把握。当然,若真是机缘巧合见到了自已喜欢的明星,心里的激动甚至欢喜是自然的,但见过之后生活依然还是原样,日子照常过,这没什么,并且明星与粉丝之间的关系本来就很微妙,也难以定义,加之又变化多端。因为发身在明星身上的各种消息,不管真假都有可能粉转黑,黑转粉,甚至路转黑,其姿态是多种多样的,现实中未必需要玩出什么花样手段。
如今的网络已经融入大众的生活,粉丝已然变成了一种经济模式。比如明星机场接机,普通粉丝很难知道飞机的航班时间,但有些明星总有办法让粉丝知道自己坐哪趟班机,什么时候到点等,这样在机场就会得到很多粉丝的簇拥,不管真粉假粉还是僵尸粉,都给人造成了一种“红红火火”的盛况,这不仅是自我心里的满足,而且经媒体一报道出来更会产生巨大的传播效应,提升了其个人身价,在演艺行业竞争如此残酷的今天也是其商业需求,因此没有哪个明星愿意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冷场。
“虹桥一姐”也许是粉丝里的个案,但她背后的现象不能不让人思考。追星有利有弊,但却要有度,有理性。曾经的“杨丽娟疯狂追刘德华逼死老父亲”的新闻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追星追到如此不可思议的程度也是令人毛骨悚然、背脊泛凉了。不过像“杨丽娟”事件也属于比较极端一类的典型代表。相信大部分人断然不会如此疯狂。而且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明星和普通大众之间的互动交集也越来越多,明星也不再像过去那样隔着重重壁垒只留下高不可攀的“神影”在电视屏幕上闪亮登场,现在要见明星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难于上青天了,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在拉近了大众与明星距离的同时也增强了大众的判断力,不再像过去那样对自己的偶像“一条道走到黑”“死了都要爱”那样病态和狂躁了。如今的大众均不约而同地具备了理性思维,不再盲目地追随崇拜,不论是明星们的言论行为,还是他们的影视作品,都是以自已的真实感受来加以表达;从近年来发生在明星们生身上发生的各种事件也可以看出,网民们既有法律意识,也坚定的立场,即使是自己喜欢的偶像也断然不可超越道德法律底线加以容忍,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也是社会的进步,令人欣慰。
而“虹桥一姐”的走红,虽然看似一场意外,但实则也算得上是一次成功的营销炒作,一个18岁的女生靠与各路明星合照走红,哪里算得上是什么粉丝,不过是希图借助与各路明星合照的跳板为自己圈粉把自己捧红而已,袁成杰晒粉丝合影不过是一次让“虹桥一姐”彻底再火一把的催化剂,即使没有这次催化作用,靠贩卖与各路明星合影的光芒也迟早会将她捧红。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虹桥一姐”显然是一个不输于网红papi酱的商业奇才。看似笑谈的背后,实则深藏着不容小觑的营销手段。焉不令人叹服?
另外:经典童话《狐狸的故事》、朝歌的兄弟篇《朝暾》以及悬疑剑侠小说《晴天望月传》也已创作完毕。
更多精彩内容或交流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地址:http://weibo.com/2975636134/profile?is_a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