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荒野猎人》:冰雪荒原中的复仇意志

(2016-03-20 15:54:40)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战斗下去,为了生活,为了生活……”格拉斯用额头摩挲着儿子的额头,眼神中流露着坚毅的苍凉,闪回是苍茫的大漠,里族人遭遇苏族人残忍屠戮,妻子在一片混乱中死亡。兵燹肆虐地摇曳,霍克的母亲用波尼语呢喃着生命的信仰。
     这是电影《荒野猎人》中的场景,极具压抑的残酷和回味无穷的悲凉。莱昂纳多饰演的苏族皮草猎人格拉斯用灵魂诠释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矛盾考量。简单的故事,用独特的电影语言去呈现,便绽放出别具一格的辉光。格拉斯在打猎途中爱上了一位里族女子,二人相知相守中却被突如其来的苏族军队毁于一旦,格拉斯杀死了军官救下了孩子,带着里族血统的孩子霍克蹑足于苏族的皮草商队中跋山涉水、悄然成长。里族与苏族的矛盾由来已久,苏族带着所谓的“文明”横扫里族的“弓箭长矛”,肆意猎捕各种野生动物的皮毛,以攫取腰缠万贯的财富和一劳永逸的暴利资本。苏族的贪婪和伪装的高贵一针见血揭穿了19世纪初美洲大陆被科技日益壮大带来的伟大利益所冲昏了头脑的疯狂和卑鄙残暴的白人种族真面目。印第安本土居民的原始敦厚在面临现代文明的野蛮冲撞中开始逐渐撕裂、反抗、相辅相融。印第安人的信仰是自然具象化的标志,影片中霍克母亲所反复念诵的那首诗中所提到的三棵树便是印第安人精神图腾的重要标志。
     “一息尚存”派生出白人和印第安人不同的生存热望。或只是为生存的本能而生存,如当地的里族人,或为了生存中物质条件的更上层楼而生存,如苏族的皮草猎人。二者都是为了生存这个广义的目标而不断做出一些相互伤害对方的事,但寻求生存空间、延续生命的方式却如出一辙,别无二致。自然环境的严苛带给人的考验并非如何可怕,因为暴风雪之后总有温暖的阳光和辽阔的希望指示在前方,树林中无尽的宝藏不会让绝境中的人弹尽粮绝、鸟为食亡。渴了有潺潺而纯净的溪水可以畅饮,累了有宽敞的洞穴可以栖身,饿了有死亡的动物骨肉可以果腹,天黑的时候有取之不竭的干草可以生火……大自然的慈悲敦厚是潜藏在荒野中每一个角落、每一块泥土中的,只为悟道的人开启一扇全新的天堂之门。
       格拉斯为儿子的复仇其实也是一个由恨之入骨满腔怒火到若有所思逐渐明悟的过程。格拉斯对儿子的爱建立在一种苦难之后的爱护和守候,他要保护的不仅仅是这个拥有印第安血统容易被大家排斥的混血儿子,还有那一个深爱的印第安女子的点点滴滴和挥之不去的只言片语。她像基督教的圣母一样赐予了格拉斯永不放弃的希望和勇气,仇恨只是一个引子,活着才是真谛。因为格拉斯在被黑熊“蹂躏”后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同伴的弃绝让他生无可恋,约翰·菲茨杰拉德的火上浇油已让他完全放弃继续存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加速了他的死心和自我放弃,然而儿子的死却骤然激发出了他必须存活下去的超强决心-----他死不足惜,但是在死之前,他必须手刃仇敌,燃尽生命的灯芯。“他已经死了!他回不来了!”约翰·菲茨杰拉德在与格拉斯进行生死搏斗的最后关头歇斯底里地喊出了这句话,此时的格拉斯恍然大悟,知道就算杀死仇敌也依然无法挽回儿子的生命,但如此放过他心又不甘,所以格拉斯将其拖入水中,让他自生自灭:“复仇之剑不在我手,而在上帝之手!”里族人马走过,那个被格拉斯所救的里族女子也在其中,一凝眸间不含任何情绪,默默无言中却还清了欠下的恩情----我们不会为难你,因为你救过我的命。

复仇不是主题,活下去才是真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