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我们深爱着我们的女孩,她有可爱的朋友和幸福的家,一切都如此完美,毕竟,莱莉现在十一岁了,又能发生什么坏事呢?”乐乐飞奔至透明玻璃窗前,凝望着窗外飞舞的记忆碎片,绽放着幸福的笑颜。这是迪士尼公司出品制作的精彩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中乐乐对小女孩莱莉在十一岁之前生活中一切记忆的总结独白,犹以正面情绪居多,负面情绪较少,乐乐自始至终掌握着莱莉大脑中枢情绪总部的主导权。特别是莱莉诞生之初,乐乐自莱莉赤子之笑中应运而生,像精灵一样娉婷于神奇的内心世界,爸爸妈妈深情地注视着一个小生命的初出茅庐,眼里洋溢着幸福的涟漪和对造物虔诚的感恩与祝福。金色的快乐之球如美妙的音符般缓缓溢出,乐乐小心翼翼捧在手心,顺势导入情绪轨道,情绪构架完美运转,一架简单的控制台,只有乐乐,乐乐情不自禁地发出幸福的赞叹:“太神奇了,只有莱莉和我两个人,永远在一起!”这是简单的祝福,亦是殷切的期盼,因为乐乐主导快乐,她单纯地认为,只有快乐才能让幸福永驻。这就好比童年时代的我们,从来不会为快乐的乏善可陈而忧心如焚,因为简单的情绪和单纯的心智注定了快乐的易如反掌、唾手可得。
飞一张扑克牌,打一撂啤酒盖,折一把纸飞镖,玩一圈躲猫猫,从朝阳初升到夕阳西下再到华灯初上繁星满天,时间飞逝,乐此不疲,正如影片中所说:“完美的一天!”数不尽的完美的一天终是构成了稍纵即逝的回不去的童年。
童年的行将就木是否埋葬了快乐的得陇望蜀?
十一岁的主人公、小女孩莱莉突然搬家,外部环境的改头换面让她有点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熟悉的环境和朋友被陌生和不了解的气氛所取代,快乐一去不复返,她开始品尝孤单和落落寡欢的滋味,闷闷不乐、忧郁等负面情绪逐渐蔓延她的心头。自我介绍时的情绪失控悲不自胜,打饭时的形单影只味同嚼蜡,此时的背景音乐也是恰如其分的萧索和低沉。内心世界的封闭让她自回家后也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兴味盎然、笑逐颜开。尽管乐乐努力争取过最大化的快乐运行方案,作用在莱莉的身上也得到了可观的效验。然而忧忧的不以为意导致了乐乐所有的成果功亏一篑。核心记忆被连带着乐乐和忧忧一齐卷入长记忆区,情绪操控总部没有了乐乐和忧忧,便只剩下了怒怒、怕怕、厌厌满满的负能量。他们想尽办法使情绪运转机制恢复正常,但事与愿违,莱莉的友情轰然破碎,热爱的冰球运动变成了梦魇,诚实烟消云散,曾经最好的想象中的朋友冰棒也被遗忘在密密麻麻的记忆长廊......

这看似忧忧无意中的一次失误导致了莱莉的“命途多舛”,实则是莱莉童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历练之坎,不过想象力丰富的导演将这场有着“童年告别式”意味的挑战运用具象化和抽象化两种表现方式进行了生动形象、精彩纷呈的直观诠释:在现实世界中,莱莉悄悄偷了母亲的钱包,装模作样背上书包逃课搭上回到旧居的大巴车上,看着窗外次第倒退的即景,莱莉茫然无措,情绪低落,对于母亲的电话也置若罔闻;在抽象的情绪世界中,乐乐和忧忧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回到“盈盈一水间”的总部,他们遇到莱莉的“梦想之城”,记忆清洁工、像大象又像海豚的冰棒、体型巨大的小丑和莱莉臆想中的男朋友。冰棒的自我牺牲不仅暗示了莱莉与童年的永诀也让我们的心中没来由泛起一点点不可避免的疼痛和感伤。不仅是莱莉的童年一去不复返,我们的童年又何曾逆转?那些曾经热烈的憧憬,念念不忘的旋律,永不干涸的友谊,不惧死亡的蓬勃生命力,物是人非后,而今安在哉?
乐乐与忧忧最终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返回了情绪控制总部,竟发现玻璃打不开,厌厌的冷嘲热否点燃了怒怒的怒火,怒火喷薄,瞬间烧毁了窗户,这虽是一个夸张而让人捧腹甚至拍案叫绝的桥段设计,但也从侧面证明了愤怒的价值,告诉我们负面能量的物尽其用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和不容小觑的价值,也是为后面忧忧的从容不迫改变莱莉的思想使其返回家中以悲伤的方式向父母诉尽心中的苦闷和委屈埋下了伏笔。
莱莉的悲伤倾诉开启了“家庭岛”的重建,重建后的“家庭岛”也更加稳固和光明耀眼,与此同时,莱莉体内的五种情绪乐、怕、怒、忧、厌获得了新一轮分配和平衡统一,乐乐不再固执地把持主导地位,她认清了五种情绪的和谐互助和有机独立,他们缺一不可,他们应该齐心协力。在五种情绪拍手庆祝的欢呼声中,莱莉着好装备,以蜕变和成长后的积极心态投入到激烈的冰球比赛角逐中。“我们最近显然经历了很多事情,但是我们仍然爱着我们的姑娘,她有很棒的新朋友和新房子,一切都如此美妙,毕竟,莱莉现在才十二岁,又能发生些什么呢?”影片在莱莉妈妈的独白和冰球比赛激烈的厮杀中戛然而止,是胜是败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结果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比赛莱莉已经打赢了------那场由天注定的从任性走向理性的跨栏比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