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仰望着浩瀚的星空,思考自身的存在,现在只能想着,怎么在沙尘暴中活下去。”库伯仰头喝下一大口威士忌,眼神溢满无奈和苍凉。这是电影《星际穿越》中的场景,男主角库伯曾是最出色的宇航员,因为地球环境日益恶化,沙尘暴芝麻开花,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逐渐绝种,为了生存,库伯变成了农民,但是枯萎病的蔓延和肆虐使人类陷入近在咫尺的毁灭恐慌中度日如年。命运推波助澜将库伯带到了布兰登教授秘密建造的宇航基地中,宇航员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了库伯拯救人类的雄心壮志和热血憧憬,他毅然决然抛下深爱的女儿进入飞船驶向太空去寻找可供人类生息繁衍的新家园。却无能如何也没想到,这一切,都是布兰登教授煞费苦心策划的谎言。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白昼将尽,暮年仍应燃烧咆哮,怒斥吧!怒斥光的消逝……”布兰德教授临死前向库伯的女儿墨菲告知了一切真相,并喃喃念叨疯狂诗人迪兰·托马斯的《不要走进那个良夜》,墨菲情绪激动,震惊而绝望。她向正在外太空的布兰德的女儿发送了这段视频通话,库伯和布兰德的女儿得知了真相,心如刀割,心乱如麻。
布兰德教授是一位残忍的理性主义科学家,他的一生以真理为上,他可以为了真理牺牲一切,欺骗一切,女儿,朋友,甚至全人类。他的真理是信奉一种自以为是的善意谎言去缔造一个“差不多”的理想构建,即让那些飞向太空各处的宇航员在可能的星球上找到可能的居住条件,然后顺其自然,然后自生自灭,至于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则熟视无睹,置若罔闻。人性自私的缺陷让布兰德教授在大众的心目中留下了一种无能为力的绝望感,大众并不恨他,因为他毕竟是人,哪怕拥有卓绝的聪明智慧,他的人格也依然不配“科学家”的尊号,为人所不齿,临死前流下的泪也仅是迟到的忏悔,令人沉默了。相较曼恩博士的人格,布兰德教授还有人性的一面,而曼恩则更加疯狂和肆无忌惮了。兴许是一个人在茫茫宇宙未知星球中待的时间太久太久,曼恩博士人性邪恶面释放得太过歹毒,因为他深刻体会过濒死的求生欲,感受过将死未死的绝望挣扎,在漫长的休眠期中他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抱着库伯失声痛哭,已记不清什么时候见过地球的朋友了,所以他编织了一个更加瞒天过海的谎言:在他所探测的星球传递出可供生命栖息繁衍的假象,而真实目的却是要想离开这个冰冷死寂的陌生星球,为了生存,所以他想方设法杀死同伴,最终因为孤寂的疯狂在空间对接时自毁而亡。曼恩博士身上展现的人性之恶让人反躬自省,痛定思痛,不禁要问:人类在未知的绝境中何以不能淡定生死,释放宽容?就像曼恩将要杀死库伯时库伯悲痛地质问:“你杀死了我就等于杀死了你自己!”一样令人痛心疾首,不忍卒睹。
http://ww1/large/b15c9aa6gw1f01gfpkgazj20fa09q75s.jpg
五维空间,虫洞,脉冲,墨菲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时间扭曲,传递信息的引力……专业的科学词汇以及《圣经·约翰福音》中的拉撒路,让我们的思绪目眩神迷的同时又次第纷乱,若非专业的科幻爱好者和宗教研究者集一体的观众是难以全盘领会影片浩淼的信息知识量的,不过作为普通的观众,影片所要传递的价值观显然不是佶屈聱牙枯燥乏味的知识说教,而是一种全人类都能轻易接受的、共有的价值理念和情感诉求-----亲情,爱,奉献和牺牲。
库伯和女儿的爱最为引人流连和感动,当女儿墨菲还是少女时,库伯将一块对照时间的手表送给墨菲,墨菲哭着扔到屋角,激励抗拒着父亲的离别。库伯悄悄关上房门,最后望了女儿一眼,在诀别中泪流满面。23年之后的地球时间,太空中的库伯静静看着已到中年的女儿在生日这天说的话:“可是今天是我的生日,这个生日很特别,因为你曾说过等你回来的时候,我们可能是一样的年纪,今天我就到了你离开时的年龄,所以现在就是你应该回来的时候了……”温馨的背景音乐在此时响起,墨菲潸然泪下,而库伯,也早已泣不成声,泪流满面。库伯脱离飞船,无意中漂流到五维空间,看着五维空间中凝固的时间,库伯推开固体时间的书架,看到了书架后面过去时间的女儿,在这个相对时间的神奇空间中,库伯明白了拯救人类的方法,他决定用爱传递摩斯密码,将宇宙的奥秘带到女儿的眼前。因为爱是宇宙的真谛,它能超越时间和空间,超越一切,是无所不能的永恒。直到最后,库伯在漂流的太空获救,醒来时人间已过百年,女儿已白发苍苍,容颜不再,插着氧气管,静静躺在病床上,等待着库伯的归来。“没有人相信我,可是我知道你一定会回来的。”墨菲眼含热泪,微笑着说。“为什么?”库伯轻轻地问着。“因为你向我保证过。”墨菲缓缓地说。库伯带着最后的眷念离开了病房,他知道,女儿已不再需要他,女儿已子孙满堂,他和她的父女之缘在此时此刻已然获得了最圆满最美好的诠释和升华。
http://ww1/large/b15c9aa6gw1f01gfvlm9ej20go0aa0uk.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