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小黄车裁员此刻之举属于壮士断腕吗?

标签:
ofo小黄车共享单车 |
分类: 科技生活 |
现在的共享经济,在咱国家是发挥的淋漓尽致了,小黄单车是最早共享模式之一,中国新的几大发明之一。
不论是摩拜,还是ofo,还有最近炒作势头较猛的哈罗单车,回归理性经营原本是大势所趋,如果在大家回归理性过程中还采取一些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可能有违商业道德,并且对广大单车用户的也会造成信任伤害。
当然,对于类似ofo小黄车来说,也确实需要拿出一些有效措施,提振用户信心,让经营正常运转下面,而不是陷入“传谣、辟谣、传新谣、辟新谣”的恶性循环中。
我们不以谣传谣了,毕竟无论报道写得再真实,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我们都不能认定这些事情就是真的。
但我说几个客观存在的东西:
1、ofo取消了原本在全国20个城市的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动,全国仅剩下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厦门可以免押金,其他城市恢复199元的押金。这不仅说明ofo真的没钱了,急需现金流,而且也证明了一件事:共享单车企业会使用用户的押金去进行资金运作,从而盈利,这个问题可是之前众多共享单车企业极力否认的,如今不攻自破。
2、ofo自今年3月5日起,先后两次将单车资产作为动产资产抵押给两家阿里系的公司,两次抵押共获得债权17.66亿元。
3、从5月下旬开始,ofo发动内部全体员工售卖车身广告和开屏广告,这应该是第一个打车身广告的共享单车了。ofo的开屏广告都是一些完全没有名气的公司,可以看得出ofo有多缺钱了。
同时我也在当时出稿了一篇《ofo小黄车凭借年少之力誓死骑战共享单车的独立之路》深度分析了当时事件的独家观点。在拒绝了滴滴的潜在要约后,业内有能力、有意愿收购ofo的巨头、独角兽显然已经寥寥无几。为此,ofo必然要展开自救。就像魅族当时为了自救对公司架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一样,ofo也是如此,希望能通过新鲜血液来让自身实现“新生”。
此外,裁员也是“开源节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裁员之后能够压缩成本,降低运营压力,或许能够让ofo有了喘息的机会。尤其是海外部门的解散,不仅能减少资金的投入,还能让ofo更专注于国内市场。
不过,裁员收缩不意味着倒下——ofo跟乐视当初的危机是截然不同的,乐视的窟窿太多,拆东墙补西墙,而ofo的问题是比较纯粹的,只要裁员收缩,就可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