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物鉴赏:六十四件禁止出国文物第二波

(2014-09-24 15:20:42)
标签:

金城文化

分类: 金城学社艺术沙龙

六十四件禁止出国文物第二波


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YUuAbN8ZP6OX5loRotKl4BMwK47j1ZU8JZ97ujpt6ViahUQa8trxqiawSFhYwje9KGcQEdRk08DjyQ/640

 属北齐时期,1979年山西太原娄睿墓出土。《鞍马出行图》位于墓道西壁中栏、作长卷式展开:风嗖嗖,旗猎猎,远征的人儿出发了!莫道行程远,何惧路奇艰,手执弓,身佩剑,扬锐气,策骏骑,纵然千山万水,也要勇往直前。马嘶鸣,回首望,召唤身后的马队,快加鞭,紧跟上,越过前方的大山,将是我们的猎场……整个画面层次分明,构图新颖,人物生动,表情逼真,生活气息浓厚,表现技法娴熟,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的精绝之作。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YUuAbN8ZP6OX5loRotKl4BQgXHSDG7hmiatkYHdcEicSnHlO7eFibyTR1fjU1gzk7zTiaEH6aXF5A0zA/640

  属北魏时期,1965年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现藏大同市博物馆。


       朱然墓贵族生活图漆盘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YUuAbN8ZP6OX5loRotKl4Bl7jvo1EzSQHbB1ACHBRd0tpMmFVliamsKn5r4xyDmNNXqlyDTVcLo9g/640

属三国时期(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盛食器,直径24.8厘米、高3.5厘米,木胎,盘内壁及底髹红漆,外壁及底髹黑红漆,内外颜色有区别。漆盘内的画面分为三部分:上面为宴宾图;下面为出游图;中间部分又包括三个画面:右侧为驯鹰图、中间为对弈图、左侧为梳妆图。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YUuAbN8ZP6OX5loRotKl4BBeiaspju1Md9yWpX6mOmUrJlUYOS7YMgNLicLNHvBpukGOolxRcI3llQ/640

属三国时期(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漆木屐前面是有一个孔栓绳子,后面有两个孔作成木屐的形态。这个漆木屐和现在的木屐样子差不多,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漆木屐,它距今1700多年,当年在日本展出时候还引起了轰动。

由此也可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中日之间就有了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朱然墓漆木屐没有出土以前,一般认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发明的,通过朱然墓漆木屐的发现,证明木屐是在中国通过唐文化东传到日本,最后被日本逐渐使用。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


           铸客大铜鼎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YUuAbN8ZP6OX5loRotKl4Biaibtu3qHvFgKXbg8kCiadXQJeUXRnobUQcMAvaemL9WzwiadF9vYw1tBA/640

 属战国时期,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又名楚大鼎或大铸客鼎。楚国青铜炊器,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耳高36.5厘米、腹深52厘米、腹围290厘米、足高67厘米、重约400千克。圆口,方唇,鼓腹,圆底,三蹄足。颈侧附双耳,耳的上部外侈。腹饰一周突起的圆箍。

箍上饰模印花纹,双耳和颈部外壁饰模印菱形几何纹,足根部饰浮雕旋涡纹。鼎口平沿刻铭文12字,刻铭开头即是“铸客”二字,故依惯例以开始二字名之,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语,又因此鼎在数千件楚器中最为雄伟,堪称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齐王墓青铜方镜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YUuAbN8ZP6OX5loRotKl4BIEg52xfiaXNquJId962yDtargzZspSSibpow4DxdLXicj57VGOKsNjmTA/640

 属西汉时期,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乡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出土。镜长115.1厘米、宽57.5厘米、重56.5千克。背部有五个环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二钮。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背又饰有夔龙纠结图案,卷曲交错自如。这件大型铜镜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撑,镜背面和边上的钮可能就是与柱子和座子固定时用的。现藏淄博市博物馆。


  莲鹤铜方壶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YUuAbN8ZP6OX5loRotKl4BmQJXhO9AntKTU3KkqGoEMJC2X3AEatZ5Y7CkKogv3enzC2w5wiaklyw/640

 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

壶身的纹饰为浅浮雕并有阴线刻镂的龙、凤纹饰。有的是以鸟兽合体的形式表现,虬屈蟠绕,布满壶体。圈足上每面饰相对的两虎,器盖口沿饰窃曲纹。


    淅川出土铜禁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YUuAbN8ZP6OX5loRotKl4B40EXEnoFia0yeZWOM71aSe7x1Gbh7vicqyS4o4oQqAa9PeuwkWtibclicQ/640

属春秋中期,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通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禁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现藏河南博物院。


      水晶杯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YUuAbN8ZP6OX5loRotKl4Bal8ibHBFUD8Kk5u1Vtvz4kz86miadXkPpxmlL4Fn7ibfvg8IfJhCQCtwQ/640

 属战国时期,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高15.4厘米,敞口,斜壁,圆底,圈足外撇。素面无纹饰,透明,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实用器皿,国内罕见,其制作技巧和工艺水平令人惊叹。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YUuAbN8ZP6OX5loRotKl4Boq0s8KiadFb4K9vyA8Z0N5tTWBDd0IMVnzEvCBia5YicGok2h6KHFVjJg/640

 属新石器时代,1977年浙江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食器,木质、敛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口径10.6×9.2厘米、高 5.7厘米、底径7.6×7.2厘米。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

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为生漆。朱漆碗的发现,说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之前,我们的先民已将天然漆用于装饰生活器具的表面。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良渚出土玉琮王

http://mmbiz.qpic.cn/mmbiz/0qUBm7grvtYUuAbN8ZP6OX5loRotKl4BjMQF3Q1iavqPa3q0V5a29Zsz30uyyQZqyEhzsTGkaCoAG64QdutOjzA/640

 属新石器时代,1986年余杭反山12号墓出土,出土时,平正地放置在墓主关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圣崇高的玉制礼器。高8.8厘米、射径 17.1—17.6厘米、孔径4.9厘米。黄白色,有规则紫红色瑕斑。器形呈扁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圆孔,俯视如玉璧形。

琮体四面中间由约5厘米宽的直槽一分为二,由横槽分为四节。这件玉琮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称“琮王”。琮是一种用来祭祀地神的礼器。看良渚文化的玉琮,它的形状内圆外方,中间为圆孔。专家们推测,它可能是原始先民“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方象征着地,圆象征着天,琮具有方圆,正是象征天地的贯穿。
在当时,每当丰收或祭日时,就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良渚先民就用它来与天地神灵沟通。因此,玉琮是良渚人所用的宗教法器。这件玉琮的制作,技术高超,可称神工鬼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宝。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微 信】:更多学院动态请关注官方微信:jcart88




上海金城文物艺术专修学院:

单位地址:上海市普陀区真光路1473弄3号8楼



国学/古陶瓷/古玉/书画研究专业课程
文物鉴定/评估师培训考证经典课程上海金城文物学院联系电话:021—52758487


公共微信:上海金城文物艺术专修学院咨询微信:xunfei99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