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文物学家课程体系---金城特设课程
(2014-09-18 16:35:54)
标签:
军事 |
分类: 课程设置 |
|
课程模块 |
课程名称 |
||
1 |
专业基础模块 (必修) |
中国文明起源-天文考古学 |
古文字学 |
|
历史文献学 |
中国考古学通论 |
|||
古代碑刻与简牍研究 |
专业文献研讨 |
|||
2 |
考古学专题模块 (选修) |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
史前考古与物质文化 |
|
夏商周都城考古与物质文化 |
秦汉都城考古与物质文化 |
|||
魏、晋、隋、唐考古与物质文化 |
宋元明考古与物质文化 |
|||
美术考古 |
科技考古 |
|||
大遗址钻探发掘与保护研究 |
考古地层学研究 |
|||
器物类型学研究 |
考古年代学研究 |
|||
古墓发掘规程研究 |
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 |
|||
3 |
文物专题模块 (必修或选修) |
中国古代陶瓷鉴定专家班课程 |
中国古代玉器鉴定专家班课程 |
|
中国古代青铜器鉴定专家班课程 |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家班课程 |
|||
中国古代杂项鉴定专家班课程 |
中国古代家具鉴定专家班课程 |
|||
中国古代金银器鉴定专家班课程 |
中国古代印章篆刻研究课程 |
|||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研究课程 |
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研究课程 |
|||
4 |
学术能力提升模块 |
专业课题研讨 |
||
5 |
实践应用模块 |
考古工地参观实习 |
学术专题考察 |
【教学计划】
科目 |
一学期 |
二学期 |
三学期 |
四学期 |
五学期 |
六学期 |
天文考古学 |
√ |
√ |
|
|
|
|
古文字学 |
|
|
√ |
√ |
|
|
历史文献学 |
|
|
|
|
√ |
√ |
文物专题课程 |
√ |
√ |
√ |
√ |
√ |
√ |
古代碑刻和简牍研究 |
|
|
√ |
|
|
|
专业文献研讨 |
|
|
|
|
√ |
√ |
考古实践与考察 |
√ |
√ |
√ |
√ |
√ |
√ |
论文撰写与答辩 |
|
|
开题 |
√ |
答辩 |
√ |
附录(一):
【文物学家课程班专业(论文)方向设置】
二、夏商周考古学(导师小组:王巍,张长寿,郑振香,殷玮璋)
三、秦汉考古学(导师小组:刘庆柱,卢兆荫,黄展岳,白云翔)
四、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学(导师小组:杨泓,安家瑶,王岩)
五、宋元明清考古学(导师小组:孟凡人)
六、美术考古(导师小组:杨泓)
七、科技考古(导师小组:仇士华,袁靖,赵志军)
八、古代青铜器研究(导师小组:冯时,孙一鸣,彭适凡,
九、古代玉器研究(导师小组:卢兆荫)
十一、古代纺织品与服饰研究(导师小组:王亚蓉)
十二、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导师小组:王振江,白荣金)
十三、中西文化交流研究(导师小组:林梅村)
说明:
附录(二)
王
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帝王陵墓考古学和秦汉考古学。
安家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西安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隋唐考古和古代玻璃器研究。
白云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考古、生产工具考古和中外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
刘一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商代考古学和甲骨文研究。
冯
袁
赵志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植物考古学研究。
卢兆荫:1949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曾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曾任考古研究所编辑室主任、《考古》杂志副主编。从事汉唐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致力于唐代金银器和汉代玉器研究。
孟凡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分配到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名考古学家。曾先后参加安阳殷墟、汉唐长安城、元大都和义门瓮城遗址、明清北京城北城墙下居住遗址、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北魏洛阳故城、新疆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等处的发掘。《明北京皇城和紫禁城的形制布局》(《明史研究》第8辑,黄山书社,2003年6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学
学习地点: 上海
学
实习考察:
◇ 引领学员:依托社科院考古所这一强大背景;借助各省区考古队诸多丰厚资源。
◇ 组织学员:现场考察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凌家滩文化、敦煌莫高窟、安阳考古工作站、晋侯墓地、三门峡虢国墓地及博物馆等。
教学设施
【课程特色】
²
汇聚中国考古学界各研究领域知名专家教授亲临授课、指导,尽显大师风采。
²
采用立体化课程设置,课程既涵盖我国各时期、各类型考古研究主题,又专设了各类型文物专题研究模块;同时在深度上,通过特设的古文献和专业文献导读,引领学员深入考古学研究的奥妙精深世界。
²
以专业研究论文的撰写,带动学业深度发展。论文的撰写始终在著名考古、文物专家学者的指导下进行。
²
在博物馆参观考察、器物观摩等传统实践教学方式外,学员将有机会亲赴考古发掘工地观摩和体验考古发掘过程,深入考古工地库房,专享来自远古的人类文明震撼。并将根据个人研究方向安排特定考古工地进行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