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器的另类研究
(2014-05-14 10:10:35)
标签:
青铜器鉴定培训瓷器鉴定培训文化文物鉴定培训文物教育第一品牌 |
高古玉器的另类研究
4月12日,上海博物馆的研究员张明华教授来到金城文物学院,给学员讲授高古玉器的概论。赢得了学员的广泛的好评。张教授给我们带来了生动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玉器鉴定和品级的高端课程。
众所周知,越是久远的历史文化,可依据的资料越是稀少,同时我们所能借助的实物资料更是少之又少。总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修史历史的民族,这也是它同其他有书写历史的民族相比,较优越的一点,因为我们的历史书写从来没有间断过,并且一直都有这样的书写传统。反之优点有时候也是不利之处。正如西方历史学家克罗齐所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就是说历史的书写也带有一定的人为性质,因此也说明了书写历史的主观性。那么在高古时代,仅有的书写历史比较少,同时又具有主观性,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想要描绘出当时的历史和文化确实需要细腻大胆的想象力。张明华教授在高古玉器的阐述和研究方面,充分发挥了这样细腻大胆的想象,同时也解决了很多学术界的疑案。这次的课程,就听他为我们娓娓到来了高古玉器的很多鉴定常识和原貌复原的有趣的故事。
不仅如此,张教授凭着30多年的科研经验,也给学员开启了玉器,特别是上古玉器的鉴定收藏品级的一些小窍门,让学员们打开眼界,连连称赞。比如,在很出传统的认知中,高古玉器的很多小的物件都没有特定的认知,比如很小的小鸟,还有一些动物身上的翅膀等等。张教授提出了很多玉器上的扉棱,这些扉棱实际上就是飞禽的两只翅膀,寓意着可以通天的意思。这就让学员豁然开朗,毕竟上古的祖先对于神人的交汇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是当时社会不发达情况下人们对现世和身后世界的一种懵懂的认知。张教授提出的中华龙的形状的多样性更是中国原始文化对动物崇拜的多元理解。这也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让学员有了当头棒喝的感觉。诸如此类的精彩点,在课堂中比比皆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