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斑斓的中华彩瓷

标签:
瓷器鉴定培训青铜器鉴定培训文物教育第一品牌文物鉴定培训玉器鉴定培训瓷器鉴定 |
分类: 金城通讯员博文 |
4月13日,著名的陶瓷鉴定专家、80高龄的张浦生先生来到金城文物学院,讲授中国的彩瓷的鉴定课程。
张浦生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后到南京博物院工作,被分配到库房任保管员之后就开始了和历代瓷器藏品打交道的时光。有四年的时间跟着文物专家王志敏先生整理瓷器,和6000多件瓷器有过亲密的接触。从此开始了他严格意义上的瓷器研究历程。
张先生这次在金城的讲学也主要围绕着中国的彩瓷展开。他认为中国的彩瓷早在三国的东吴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张先生提出,瓷器的时代特征很重要,对于彩瓷的鉴定而言“第一要看彩,第二要看画”。中国的彩瓷里面主要有人物、动物、植物、文字等纹样。人物是彩瓷中最最重要的部分,要研究彩瓷就必须要从彩瓷中的人物画入手,比如在明清瓷人物画中就有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王羲之爱鹅、林和靖爱鹤、苏东坡爱砚等等。
在讲解彩瓷的过程中,张先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鉴定的基本要点,比如在鉴定鸡首壶中,有五个比较重要的基本点;第一是鸡首壶的脖颈,第二是两边的被称为“系”的小耳朵,这个小耳朵功能性的作用就是串上绳子可以拎。第三就是彩瓷上的点彩。第四就是器型的风格,比如唐代的就比较圆胖,越往后越细长。最后一个就是壶出口的壶嘴,也称为“流”。时间越高古,流就越短。
张先生图文并茂的讲解,给了学员十分感性的认识,把这些细碎的鉴定技巧,通过图片巧妙的串了出来。赢得了在座学员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