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瓷器鉴定课程——上海金城学院博文
(2014-03-11 09:54:49)
标签:
瓷器鉴定培训青铜器鉴定培训文物鉴定培训艺术品职称考试玉器鉴定培训瓷器鉴定 |
分类: 金城通讯员博文 |
元代瓷器鉴定课程
3月8,9日,被称为“汝窑第一人”的范冬青老师,来金城文物学校为我们讲授了两天元代青花瓷器鉴定的专业课程。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好评。
元代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可以称之为异军突起,它的造瓷风格非常的有特点,同时有异于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陶瓷艺术风格。最令大家熟知的应该就是元代的青花瓷,它几乎成为现当代人对于中国古代瓷器的代名词。据统计,元青花国外大概存有200多件,国内大概有200多件,这对于中国浩如烟海的制瓷业来说,可以说如沧海一粟,但是它却最具有代表性。范老师不仅给我们讲述了元代青花的发展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制作工艺,装饰工艺,以及元代的其他窑址和制瓷方向多方面多层次的讲述了整个元代的瓷器发展历史,给了学员一个纵深层次的研究方向和学习空间。
在元代瓷器的工艺上面,范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一些基本的制作工艺,例如,元代瓷器上装饰花纹中的松竹梅,竹子的叶子基本上都是朝上的;元代的八夌壶中的装饰,八大码(八大码,系景德镇对元代瓷器上常用的一种边饰——变形莲瓣纹的称呼。这种莲瓣纹常画在器物的肩部、胫部,有的还在莲瓣内加绘犀角、银锭、珊瑚枝、花朵等杂宝,因常画八个莲瓣,且码放整齐,故俗称“八大码”。)是填满的,符合伊斯兰的审美;元代的龙纹小龙、细颈、蛇形的,头发都是超后面的。而在元代的出口瓷器中,销往东南亚、东亚的没有输往西亚的精致,很多瓷器的器物也是主人生前的挚爱,带到墓葬里,作为陪葬物品,往往放在身体的关节下面部分。而在这些瓷器的烧制工艺方面,元代的青花纹饰有炸,会有毛茸茸的感觉,花纹的细线上也有炸,这些都是现代高仿无法仿制的。范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元代陶瓷的鉴定课程。在课程当中,学校的元代瓷器标本也给学员们一个生动的鉴赏实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