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词赏瓷 词说瓷话(二)

标签:
瓷器鉴定培训玉器鉴定培训考古与文物鉴定培训青铜器鉴定培训艺术品鉴定师 |
分类: 蔡森林博文 |
以词赏瓷
蔡森林
本期选用了三种词牌。《如梦令》以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最为脍炙人口。《天净沙》以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最为著名。《忆江南》原名《望江南》,因白居易曾做“能不忆江南?”而改名为《忆江南》。所谓词以人著,人以词名。
欣赏和研读古典诗词的基本要素和能力:一是熟读经典名作,二是谙熟诗词格律。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填词亦然。同理,鉴赏和收藏古陶瓷也须练就基本功:熟知“名窑口、典型器”,并掌握其时代、工艺特征,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数据库,当然也包括与时俱进的仿造资讯。积累、沉淀相当时日,必能达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境界。
笔者“以词赏瓷”之初衷,以为收藏行为本质上是文化行为,首先是感悟文化、历史、艺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若论投资,也应是有的放矢,投之有道。凡投资有成,必是能力使然,而不是痴心妄想。如果我们对文化、知识、智者多一份敬畏之心、虔诚之心、感恩之心,那么在收藏中就会少一点功利、浮躁和迷乱。收藏中误入歧途者,无不怀有“贪、嗔、痴”之心魔,如欲迷途知返、拨乱反正,应对时下藏界的“水深、火热”乱象,当从治心而始。良方之一:静心、潜心读书耳。
值此机会,笔者不惮献丑,坦陈一己收藏感悟:“以学为上、以赏为妙、以玩为趣、以悟为要;不为浅止、不为惰弃、不为妖惑、不为物累。”即在收藏中有所为、有所不为,体验人生的取舍收放。以此自励,并愿与同好共勉。倘能得到方家垂教,则幸甚。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30604/20130604163000_94454.jpg
东晋越窑点彩鸡首壶
东晋(公元317年——420年)
高22.5厘米
底径11.1厘米
品鉴词:
如梦令
尾落盘口之上,鸡首张口高昂。
壶身渐修长,双系却恋旧样。
新样,新样,点彩才是新创。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30604/20130604163052_26109.jpg
唐代青瓷双系罐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高23.4厘米 口径12.8厘米
底径9.1厘米
品鉴词:
如梦令
广口卷唇短颈,硕长圆腹底平。
双系见唐韵,坯弦酣畅成型。
有型,有型,浑然大气若定。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30604/20130604163157_50914.jpg
宋代湖田窑青白瓷斗笠盏
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
高5.5厘米 口径9.5厘米
底径3.2厘米
品鉴词:
如梦令
唇口芒口并拥,斗笠之形名重。
湖田出“假玉”,天下贵贱通用。
茶盅,茶盅,此物风行两宋。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30604/20130604163228_79132.jpg
明代白釉玉壶春
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
高7.2厘米 口径2.6厘米
底径2.5厘米
品鉴词:
如梦令
撇口直颈溜肩,垂腹圈足无款。
此器总关春,形釉腴润纤婉。
纤婉,纤婉,盈手足耐把玩。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30604/20130604163252_25577.jpg
北宋湖田窑青白瓷托盏
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
高10.8厘米 口径6.7厘米
底径7.4厘米
品鉴词:
如梦令
直口深腹之盏,下承高足托盘。
外壁刻连蔓,整体恰似荷莲。
荷莲,荷莲,国人崇尚千年。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30604/20130604163313_54592.jpg
西晋越窑联珠纹洗
西晋(公元265年——316年)
高4.3厘米 口径8.9厘米
底径5.9厘米
品鉴词:
天净沙
双弦联珠印纹,极具时代特征。
釉领六朝之胜。
书风渐盛,晋人文房之珍。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30604/20130604163331_75694.jpg
北宋青白瓷双系罐
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
高11.5厘米 口径4.1厘米
底径4.9厘米
品鉴词:
天净沙
唇口撇足垫痕,隐约五代遗踪。
丰润纤秀一统。
双系巧弄,可见点睛之功。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30604/20130604163402_24815.jpg
北宋湖田窑青白瓷执壶
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
高15.2厘米 口径7.2厘米
底径7.4厘米
品鉴词:
天净沙
盘口丰腹束颈,釉面坚致晶莹。
瓜形令人赏心。
斗茶盛景,遥想当年汴京。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30604/20130604163418_27228.jpg
元代龙泉象耳瓶
元代(公元1279年——1368年)
高35.2厘米 口径17.4厘米
底径9.6厘米
品鉴词:
天净沙
撇口硕大如盘,颈腹纤丰有范。
釉呈粉青雅淡。
象耳耐看,当是元末新款。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30604/20130604163501_13116.jpg
元代龙泉八卦炉
元代(公元1279年——1368年)
高12.1厘米 口径16.4厘米
底径8.2厘米
品鉴词:
天净沙
直口三足筒膛,八卦堆贴外墙。
元朝始见纹样。
意寓八象,除凶避灾吉祥。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30604/20130604163553_47871.jpg
南朝越窑莲瓣纹碗
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
高5.4厘米 口径11.1厘米
底径4.9厘米
品鉴词:
忆江南
深腹碗,敛口底平坦。
刻划莲瓣刀法娴。
教化世人寄诚虔。
南朝膜拜莲。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30604/20130604163631_89697.jpg
唐代越窑粉盒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
高3.9厘米 口径9.8厘米
底径5.2厘米
品鉴词:
忆江南
扁圆腹,子口见精度。
当年已是奢侈物。
记取名句“入时无”,
唐女多媚妩。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30604/20130604163650_94695.jpg
元代龙泉刻花高足杯
元代(公元1279年——1368年)
高9.1厘米 口径8.4厘米
底径3.1厘米
品鉴词:
忆江南
高足杯,亦称马上杯。
壁内外暗刻花卉,
腹以下竹节秀美。
釉色晶如翡。
/Public/Js/editor/attached/image/20130604/20130604163739_14193.jpg
宋代青白瓷钵式琴炉
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
高6.1厘米 口径10.2厘米
底径5.4厘米
品鉴词:
忆江南
钵儿样,端庄釉莹亮。
“明窗净几”可欣赏,
“篆香居中”宜吟唱。
抚琴先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