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吟树树千般乐——拜谒苏州皇罗禅寺

标签:
拜谒苏州皇罗禅寺 |
分类: 游记 |
风吟树树千般乐
皇罗禅寺在阳澄湖畔(就是京剧《沙家浜》中的那个阳澄湖)。从地图上看,阳澄湖被两条狭长的南北走向的半岛分为三部分,形成东湖、中湖、西湖,皇罗禅寺座落在阳澄西湖东北角,离我暂住之处的直线距离约30公里,我与女儿转了三趟公交车方才到达,车费5元。
皇罗禅寺之名据说是因乾隆(也有说是雍正的)南下寻父在此夜宿一晚而得名,我认为不正确,因为雍正之父是康熙,康熙驾崩后才传位给雍正,不存在雍正寻父的可能,而乾隆之父是雍正,"雍正无头"是清代四大奇案之一,据说是被吕四娘所杀,他死之后乾隆继位,似乎也不存在寻父之因,所以我认为,康熙寻父才是正解,因为康熙的父亲顺治因董鄂妃之故出家为僧,不知所终,康熙长大后到各寺庙去寻父才有可能。
图1:东山门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blog/2015-03-19/014C2F6EB55B05FE402881E54C2E2D10.jpg
一下车就看到了高大华丽的山门耸立在直达皇罗禅寺的马路口,因这条马路是东西走向,我称此门为“东山门”(在皇罗禅寺正殿前另外还有一座山门,我称之为“南山门”),东山门右边有一座“佛香亭”,大概是给前来拜佛的居士歇脚用的,亭柱上有对联:
风吟树树千般乐
香浸池池四色华
上联中的“乐”指音乐(要读“月”的音),描述的是极乐世界的七宝行树,风鸣树响,像风铃一样发出美妙的乐声。下联是说极乐世界的每一处七宝莲池里面都浸满了香水,池面盛开着四色莲花。正如《弥陀经》所言:“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以四种色指代无量色,无穷无尽。
图2:佛香亭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blog/2015-03-19/014C2F6FAC8D0604402881E54C2E2D10.jpg
从东山门至正殿约
400米。与木结构的东山门相比,花冈石结构的南山门显得庄严肃穆。正殿前有条小河,小河上有三座小石桥,桥面正中都有二龙戏珠的浮雕,桥柱上都蹲着石狮。
图3:石桥面的二龙戏珠浮雕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blog/2015-03-19/014C2F70294C0608402881E54C2E2D10.jpg 过了小桥来到殿门前,这座殿的匾额上写着“皇罗禅寺”,殿本身不知怎么称呼,我估计这是第二道山门,就象断梁殿是虎丘的二山门一样。殿内两旁也如断梁殿一样立着哼哈二将,赤着上身体魄雄壮发束于顶双目怒视,形象狰狞可怖,东面一尊闭口为“哼”,手中执棰,西面一尊开口“哈”,手中执伞。
图4:二山门殿中的哈神将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blog/2015-03-19/014C2F70B7B9029DFF8080814C2EE210.jpg
出乎意料的是,居然可免费进入。
皇罗禅寺的总体布局是三进:第一进为天王殿,第二进为大雄宝殿,第三进正在建造,不知为何殿。在主殿两旁是配殿,东侧是钟楼、观音殿和药师殿,西侧是鼓楼、地藏殿和祖师殿。
图5:大雄宝殿中的三世佛
http://img1.yododo.com.cn/files/blog/2015-03-19/014C2F71496602A0FF8080814C2EE210.jpg
这些殿内的佛像配置与我在别的寺院所见的大同小异,但有些佛像的具体形态却大不相同。比如钟楼中的佛像好似唐僧,鼓楼中的佛像就象千手观音,地藏王盘腿而坐,他的右脚是赤足……等等。只有祖师殿我是第一次见到,里面供奉的三尊佛像可能是禅宗初祖达摩禅师(中),六祖慧能禅师(左),慧能的三传弟子百丈禅师(右)。
钟楼对联有点意思:
深夜一声惊醒大梦
楞严两问直指真心
使我感兴趣的,皇罗禅寺还有着爱国的历史,这却是其它寺院所不能比的。抗战期间,寺内有常德和其徒两位比丘尼,曾配合地下党参加抗日活动,掩护《沙家浜》中阿庆嫂的原型沈菊英,把寺院当做秘密交通联络点,后由于叛徒出卖,沈菊英及其子陆义于1940年一月被汉奸在寺内抓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常德和其徒,四人均被害。
图6:海会堂的仙人居(我在别的寺院没见过)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blog/2015-03-19/014C2F71FFCB0619402881E54C2E2D10.jpg
拜谒完皇罗禅寺,我觉得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人人可成佛,因为佛是凡人。但又并非人人可成佛,因为凡人是迷惑的众生,而佛是觉悟的人。记得领袖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如果一个人做了一辈子好事,那么他离佛就不远了。
图7:12生肖的兔石雕
http://img3.yododo.com.cn/files/blog/2015-03-19/014C2F732E5D02AEFF8080814C2EE210.jpg
中午11点,斋堂开饭,我与女儿在此用餐,菜的味道真没说的,典型的苏式风味,我尤其对麻辣豆腐赞不绝口。
吃饭时,看到墙上的对联,觉得非常有道理:
人常行善虽福不立至但祸已远离
人常作恶虽祸不立显但福已远离
实在可供每个人参照。
2015.3.18 写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