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县四调分析会上的讲话
(2024-05-17 14:29:32)分类: 个人讲话 |
团队协作凝聚力量
——在2024年全县四调分析会上的讲话
实验中学副校长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在这里,我简要地汇报一下我校初三在最后30天的备考思路和做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专家指导,精准备考。
二、客观分析,狠抓落实。
在四调考试中,我校2024届初三第一轮复习在全体初三老师悉心指导下,在学生的刻苦学习下,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我们的预期还有不小的差距。本次考试也暴露出了我们不少问题,特别是小学科比较薄弱,严重拖了后腿。我们通过教学检查和客观分析,究其原因,一是老师的工作态度存在问题。有的职业倦怠感太强、缺乏追求和进取之心、有躺平思想;有的前进动力不足、自我加压不强;有的钻研不够,复习课是老三篇;有的工作不扎实、落实不到位、批改不到位。其次是小学科没有专业老师,初一初二阶段欠债太多。由于差老师,政治和历史都是有其他学科老师临时兼课,理化老师老教师多,工作量大。三是管理层面平时督得不紧、抓得不严。为此,我们专门召开全体文综、理综教师会议,要求组内全体教师认清形式、分析原因、找到措施、限期整改,学校针对薄弱学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训练、有效批改、有效辅导”的“五个有效”要求。凡在“五个有效”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要成为集体备课的内容,都要在集备集研中得到解决。经过深入分析和充分讨论,我们决定在备考的后阶段重点是补短板、强弱项,提升薄弱学科,突破制约我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争取在剩下不多的时间内,实现弯道超车、补齐短板,争取本学科与其他学科齐头并进,为实现2024届中考奋斗目标而尽责尽力。
三、研究两卷,明确方向。
学校给我们本届初三定的目标很高,目标催人奋进,但现实不容乐观。本届初三复习备考工作面临很大挑战,形势逼人。首先是实验中学是一所老校、大校,随着城东新区的建设和发展,随着县科局的东迁,现在的实中地处县城西北一隅,区位优势全无,主要生源来自“三湖五街”,学生素质参次不齐,留守生多,差生面大,加之国家实施“双减”政策和进一步规范办学等因素,学校办学经费短缺,怎么寻求新的激励机制来激励教师备考的积极性?考验着校长们的智慧;其次是今年是全省第一次实行省中考,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何处理回归课本和依标备考的关系,如何指导学生有“黄石卷”走向“湖北卷”的转变,考验着老师们的教学智慧和备考成效。
为此,我们向九年级全体老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一是要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辐射引领作用。突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专家引领作用,仔细研究方向、学情、教材、中考指南,并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案。二是要实现两部资源共享,严禁各自为政。三是要认真做好“四研”:研教、研学、研题、研考。特别是要深入研究元调和四调试卷,比较差异,找出共性;对照考点,列出清单;明确重点,有针对性的讲练;分析学生卷面,理清失分题型,找出失分原因,提出训练办法;同时,要求各备课组,参照两卷题型和考点,分工协作,组合两份模拟卷,印发给学生训练。
四、联考联析,取长补短。
五、强化政史,有效提分。
六、技法指导,减少失分。
经过两轮复习,学生的基础得到夯实,能力得到提升。但是,每每考试,学生考绩总是不尽人意。不同层次的学生,失分原因不尽相同,更多的体现在答题细节上。因此,后阶段,我们要注重答题技法的指导,尽量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对于优生,警醒他们,把握时间,格式规范,书面整洁;对于中等生,告诫他们,先易后难,着力中低档题,细心作答,动笔就要得分,爬坡难题,可以放弃;对于基础差的学生,鼓励他们,尽量多做,作文必写,主观题必答,争取不考低分。
七、心理疏导,积极应考。
中考,是学生面临的第一次大考,确定他们今后求学的走向,所以,难免会紧张,甚至恐慌。学校注重做好学生临考前的心理疏导工作,因此,一方面要求我校心理辅导老师给初三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开办考前心理辅导讲座,调整他们的应考心态;一方面要求每个老师,带着笑容进班,满面春风交谈,语言上多加鼓励,生活上多予关爱。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师生情感,也可缓解学生压力,让他们保持良好心态,去迎接中考。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加鞭。最后一个月,学生比的是拼劲、韧劲;老师比的是眼力、脑力。我们学校全体毕业班教师,将用心学习,潜心思考,热心研讨,精准备考,力争在今年中考中,取得佳绩。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同仁,身体健康、工作顺心、桃李满园!祝愿阳新县2024年中考再上台阶、再续辉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