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数字与筹码之奇数和偶数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蒙台梭利教育 |
适用年龄:已经能够理解1到10数与量概念的孩子。
操作过程:
1、介绍要做数字与筹码的工作—认识奇数和偶数
2、请幼儿将数字按1-10的顺序横行摆开。
3、每读出一个数字就从盒中取同样数量的筹码摆在数字下面(可请幼儿帮忙取筹码)。
4、全部对应摆好,成人说“我们现在来给筹码排队好么?”,将筹码左右对称摆好。
5、指着1的筹码说“这是1、1有小伙伴么?没有,给他起个名安叫奇数,我们请它站出来”,将1的数字向上挪动。
6、指着2的筹码说:“这是2、2的筹码有小伙伴么?有、给他起个名字叫偶数,请他站着不动”2的数字不动。
7、依次类推,将1、3、5、7、9的数字均向上挪动,和2、4、6、8、10的数字区分开。
8、总结:“我们看看,1、3、5、7、9的筹码都没有伙伴,它们叫奇数,2、4、6、8、10的筹码都有伙伴,它们叫偶数。”
9、可用三阶段教学法巩固练习。
10、收拾整理。
变化与延伸:可用纽扣、硬币、核桃等物品。
注意事项:摆放时筹码要左右对称。
错误的订正:筹码有剩下或不足的情形。
直接目的:了解数可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种。
间接目的:认识数的念法与相同量的关系。
备注:在排列红色筹码时,也可以有把奇数的最后一个筹码放在最下面的中间。当手指从上面两个筹码中间往下滑,碰得到筹码的就是奇数,手指碰不到筹码的就是偶数。
前一篇:数学教育—数字与筹码
后一篇:蒙台梭利名称解释—【错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