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九里亭

流淌千年的平湖塘上曾经有个古老的渡口,它距离平湖古县城和新丰都是九华里,塘北渡口原筑有纤道,东通平湖城,西达新丰镇,属交通要道。古人在北岸建了一座凉亭,既供行人、纤夫、渡客休息,又标记里程,就得名“九里亭”。九里亭也逐渐成为嘉兴塘南北两岸的地名,名声远播。新丰人、晚清秀才徐文潮在《平林杂咏》中有诗曰:“小舟爱向柳阴停,唤渡人来九里亭;月冷露凉秋夜半,遥看蟹舍一灯青。”
古九里亭始建于明宣德年间,清光绪年间重建。平湖塘北岸南湖区新丰镇乌桥村真实禅寺西南有一单檐歇山顶四方亭,古朴风范,这就是“九里亭”古亭。古亭由四根方形石柱托起,衔接四圈檐梁,上面四角挑檐,四坡落水,没有翘角,木结构小灰瓦阴阳铺盖九脊顶,占地面积15平方公尺,檐口高2,6公尺,坐北朝南。古九里亭经常年风雨剥蚀,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已经破旧不堪,一九六六年八月乌桥大队进行重修。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古老渡口的九里亭,走过了风雨岁月数百年。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船用挂桨机的出现和公路交通的发展,传统的摆渡渐渐地消失,渡口也终于被人们遗忘。
为了记住九里亭古渡口的历史,在平湖塘南岸、平湖热电厂内,建造了一座新亭,该亭为仿古园林式的单檐六角亭,六角上翘,红柱青琉璃瓦,南向三步台阶上亭,柱间五面置凳,亭中央立有一九九六年书写的“九里亭”碑,碑阴刻有文字:“据考,此亭始建于明宣德年间,取其平湖至新丰十八里之中心九里而得名。古为商贾旅人及纤夫路途休憩解乏之用,并起记载里程及点缀水乡风光之功能,可谓一举多得。今因平湖热电厂崛起平畴,古亭渡口东移,特在原址对岸新修“九里亭”,以展古亭新貌,实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美化厂容厂貌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之举。特立此碑以誌纪念。”
绿水悠悠天杳杳。新亭和昔日的老亭隔河相望,陪伴着奔流不息的平湖塘和留下的九里亭地名,任时光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