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牌楼的变迁

四牌楼是乍浦人耳熟能详的地方,在如今处处繁华的乍浦镇,四牌楼也是一个闹中取静,寻觅古镇踪迹的好地方。
乍浦古镇老街
关于四牌楼的来历,大部分居民认为四牌楼与牌坊有关。据说,这里曾经有东西南北4个牌坊,十字路中心有一块四方大石块,由一个陈姓温州人铺设。四牌楼什么时候所建已找不到相关史料。只有清康熙四年(1655)《乍浦九山志》记载:“永乐十二年(1414),都指挥使谷祥拆张士诚所筑之崇德城,移石修筑乍浦城。城中四牌楼稍北建有跨街之镇边楼,登高则诸岛在目,俗称为鼓楼头。”四牌楼牌坊何时消失也是一个迷,乾隆二十二年(1757)《乍浦志》载:“镇边楼,俗呼四牌楼,毁于火,兴废年月无考。”20世纪80年代街道改造时,把四牌楼十字路中心的四方石块搬走了。
北大街和东西大街的交汇点(新浪博客DBL87739的博客)
旧时的四牌楼是乍浦古镇的中心,南通南门南大街,北至北门北大街,东连东门东大街,西接西门西大街。每天两个市头,是四邻八乡来乍浦的必到之地。四牌楼十字街四周店铺林立,其中不少是老字号店家,如陶祥顺肉庄、茂昌南货店、潘昌盛烟杂店、一勒园茶馆店、泰昌酒店等。还有众多做小本生意的商贩,聚集在四牌楼十字街两边摆摊叫卖,一年四季非常热闹。
南大街路口177号弄清代宅第民居(新浪博客DBL87739的博客)
抗日战争时期,乍浦遭受过日机多次轰炸,四牌楼不少人家跑去乡下避难,于是许多店铺关门,市面萧条。抗战胜利后,四牌楼又逐渐开始热闹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改造,四牌楼的店家逐渐南移到南门外大街,四牌楼周围的商业逐渐冷清。
四牌楼社区内的庆源桥(新浪博客DBL87739的博客)
四牌楼牌坊虽早已消失,但四牌楼的名称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乍浦镇还有四牌楼社区。现在四牌楼十字街路口两边的老房子,至今还开着几家煤气换送店、电器修理店、小吃店、理发店、服饰店、烟酒店等,但是已经没有了旧时人来人往的热闹。
节选参考自任之明 陈正其《古今四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