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战无马,魂断国一(2018无锡马拉松赛记)

标签:
2018无锡马拉松 |
分类: 马拉松 |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寒冷的冬天已过,火热的赛季来临。各路英雄摩拳擦掌,各场赛事竞相绽放。
樱花盛开的季节,春风又绿江南岸,无锡一片好风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爽了春游者,苦了跑马人。
时间回到2018年3月24日中午。
顶着烈日走向无锡新体育中心,感冒鼻塞耳朵堵的拉主任一路喊热,我也热,穿的棉袄已经湿透,但不想脱掉,今天热总比明天热强!“要是明天还是这气温,那我还是跑245吧”,我半开玩笑地告诉拉主任,他纠结了半天还是带来了那双新买的4%,剑指300,这不是特维斯式的套路,而是种种原因缺练加上身体不适的无奈之举。
翻看手机,天气预报说明天阴天,没准还有小阵雨,东南风,看似挺不错,但对气象有研究的我,一眼就发现了天气预报的不合理之处,早上7点12度,10点就升到18度,阴有小雨的天气会3小时升6度,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如果气温预报没错,那么意味着必然是晴到多云的天气,只有阳光助力,才能让气温如此迅速地升高!加上海边吹来湿润的东南风,呵呵,晒、热、闷马拉松三不利要素同时登场,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无论结果如何,一个字就是“干”,赛前我已经放出豪言壮语,不放什么烟雾弹,干的就是234,半马都跑到1:13.32了,全程不干234就是怂蛋,甚至瞄着新国一232去干,也完全合情合理。根据以往经验,我的半马成绩每公里慢10秒左右,就是全马配速,按照此公式,这次的成绩应该在234左右,把握好了就能冲进去,实现六年前就立下的宏伟目标。即使失败了也没什么,为了目标失败几次再正常不过了。
对于一个新的目标,第一次去挑战总会有一种敬畏感,一个人去挑战的难度往往大于有人作伴。于是我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跟着女子第一集团去跑?因为跟在一群人后面,一定比自己跑轻松,至少有人给你挡风,而且前方还会有计时车,不用三番五次地看手表。遂计划只要女子第一集团配速在335-340之间,那就果断跟,哪怕放宽到333-342也是可以的,除非太快或者太慢,而根据近几年无锡马拉松女子成绩以及官方手册上特邀选手的报名成绩看,她们的配速落在这个区间内的概率很大!
25号早上4点多点起床,一切准备就绪后,六点一刻和拉主任一起小跑着赶去起点,无锡的分区弄得很不错,A区人不多,大约几百人,提前20分钟进去排队即可,完全不用像上马一样得提前1小时去排队,否则就得站后面。碰到部落的队友们,合影后即各就各位,等待枪响。
出发后即用330配速开干,这是以往从来没有过的“不淡定”,因为这次是挑战国一,首先要把气势跑出来。出发没多久即四处张望,发现前方全是男选手,于是稍稍减慢速度,等待黑妹们赶上来,比较欣慰的是,黑妹们起跑速度不快,目测也就3分35最多,正合我意,果断跟住。左转进入鸿桥路,黑妹的速度略有提升,看表又回到330,还是跟吧,先跟跟看,毕竟哈博士,特维斯,一鹏都还在我前面,我相对还算是比较稳健的。手表第一公里报时338,第二公里变成331,可能是黑妹觉得快了,此时听到她们在嘀咕什么(事实上我完全听不懂),然后领跑的黑妹就慢了下来,这一慢又慢得太多,手表配速不断在345和350之间徘徊,身边的杭州跑友鲁尼忍不住了,加速前行,我还是跟在黑妹后面静观其变。
第三公里果然掉到345左右,对于要冲击234的选手来说,肯定是慢了,而且太慢了!身边唯一的中国女选手姚妙也忍不住前去领跑,这下配速又拉了起来,第四公里报时332,这个变速可有点厉害,好在哈博士高明,在他的带领下,我可是在卢湾体育场多次练过T和M之间的随意切换的,这个相当于操场85秒和90秒圈速的切换,早已难不倒我。大约也就在接近4km处,我看到一辆央视转播车和计时车停在路边,很明显是等待女子第一集团上来,然后再启动开始对女选手的转播。
5公里用时18分出头,来到第一个取水点,这时开始意识到人多取水是个大麻烦,你如果跑不到队伍靠近水站的一侧,则必须加速跑到队首或减速跑到队尾才能取到水,这次取水因为缺乏集团作战的经验从而有些打乱节奏,只能又提速去追。而在后续的取水过程中,我发现了黑妹们通常会用右手对侧后方做一个拦着的手势,从而告诉后面的选手注意速度,我要来取水了,你不要从内侧加速超我从而撞到,这应该是专业选手取水的“潜规则”吧,或者说是马拉松比赛的“礼仪”,今天算是涨了见识。
此后的配速算是比较稳定,偶有小变速,都在可控范围内,也逐渐将特神,一鹏等选手吞并进集团,正当大家跑得风生水起之时,一个闹剧打破了宁静,在8公里左右,行将转弯,突然听到右侧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吵闹声,紧接着又是撕扯号码布的声音,刚扭头去看时,一名黑妹冲上去狠狠地揍了前面的黑妹一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们左转了,不知道后续发生了什么,但是马拉松赛场上出现打架行为,我真是第一次看到,再一次长见识了,而且主人公还是做为赛会特邀的非洲同胞们,我也是醉了。
10公里用时36分10秒,配速比较合理,此时女子第一集团再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速,甩开了部分业余选手,此时第一次出现了一丝疲惫,不过也没当回事,我相信至少前半程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跑过十里芳径,这段比较平稳,配速基本还是维持在234的标配里面一点,这是最理想的状态,我最希望的就是这个集团能够一直这样平稳地跑下去,当然,这不可能,到了后半程,状态好的黑妹一定会多次使用变速甩开对手,她们想甩开的不是我们这些男选手,而是那些非洲同胞们。其实这点我在很多年前就听跑圈老一辈高手佟强说过,他在十年前就多次采用跟着女子第一集团的跑法,并且在赛后总结中多次提到变速这点,所以我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跑入江南大学,风景优美,无暇欣赏这些,相比去年跑到此处的状态,似乎差不多,但配速可比去年快不少,如果有去年后程的状态,似乎可以顺利拿下234,但去年天气凉爽,30公里后还有一场透心凉的中雨刺激,这次则要面对的是太阳的暴晒和迅速升高的气温。
很快来到半程终点,用时1小时16分40多秒,乘以2就是233,无伤无痛,体力尚可,一切似乎都在按照良好的趋势发展。然而风云突变,跑出江南大学,跑上宽阔的吴都路,这条一眼望不到头的大直道似乎给了黑妹们很好的加速理由。领跑的蓝背心黑妹突然提速,配速瞬间提到330,给了后面选手一个措手不及。看到鲁尼在咬,王文涛也没掉,还有名戴耳机的黄衣服选手也在跟,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跟?23公里补给站吃了个能量胶,由于去马路右边取水,回来后已经跑到了队伍最后方。24公里黑妹又是一个变速,这下我感到遇到极点了,大腿有种乏力的感觉,难道是跑量不足的影响来了?想想吃了能量胶,赛前还一次性吃了6片鲣驰,应该不至于这么快就崩溃吧。但这次对我来说,真的是这场比赛的分水岭,此后我只能按照自己能接受的配速去跑,眼睁睁地望着女子第一集团距离我越来越远,戴耳机的男选手和一名蒙古女选手也跟不住了,我们三个一起掉了下来,组成追赶方阵,鲁尼依然在方阵中,不禁感慨这兄弟肯定黑练了不少。25公里已无力看时间,根据感觉跑吧,一公里一公里地咬,扛到哪算哪。
接近26公里处,突然发现龙哥停了下来,还给我加油,难道他因为感冒弃赛了?或是为伦马导航基普乔格、贝克勒、法拉赫做一次拉练?没想那么多,尽管自己累了,但想起他对我去年上马后面放水的“批评”,我决定无论有多困难,今天也要拼尽全力把它跑完,要想舒服、想慢跑,那就别来无锡,就沿着黄浦江慢慢颠吧,马拉松代表的是一种坚强、隐忍的品质,不是用来娱乐的,这是我一直以来对待这项运动的态度,尽管我们的成绩比不上专业选手,更比不上到处抢钱的非洲选手,但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自己能做的。
蒙古女选手似乎遇到了极点,感觉呼吸比较重,倒是追上了一名掉速的黑妹,于是我又陪她俩跑了一段,吴都路折返后蒙古选手没有跟上,黑妹牢牢地跟在我后面,27公里手表报时336,这让我觉得有些意外,即使是这样的配速,短短的3公里我已经被前方的女子第一集团拉开了100米,这群人啊,太欺负人了,前面都留着体力的……
正当我以为自己状态尚可之时,第28公里报时掉出340,又让我的心情跌倒谷底,别看差这小小的几秒,此时已无力再提速,这意味着我已经开始有点掉速,照这趋势,后面只会继续慢慢往下掉,234的目标此时已注定流产。
终于来到了30公里,用时1小时49分35秒,比234的标配慢了5秒,这让我想到去年无锡马拉松冲击240时,跑到30公里时也是比240标配慢了几秒,但后面通过提速顺利地破了240,然而这次,疲惫的身躯和刺眼的阳光让我无力回天,只能拼尽全力,剩下的听天由命,爱跑多少跑多少吧。
342,345,348,350……此后每一公里都要慢上几秒,这正是我体力状况的真实写照。气温节节攀升,配速节节败退,不去想什么成绩了,反正就这样坚持住,再不济也不会掉出240,跑一公里少一公里,总有见到终点拱门的时候。
34公里多,邓国敏超了上来,在疲劳状态下进行跟随跑其实是一个好办法,但无奈我的状态实在是不行,对方的速度也不算快,介于340-345之间吧,我只跟了不到1公里就掉了,此时追上了掉得更凶的鲁尼,头脑中闪过陪他一起430逛到终点的想法,马上打断了,这不就和去年上马一样了吗?赛前发朋友圈,用了一张《亮剑》中的台词,“一息尚存,战斗不息”,我没有理由不牢记这八个字!
39公里后,配速应声掉出400,双脚的水泡疼痛加剧,几乎难以忍受,此时每一步都是煎熬,成绩基本锁定在237打头,不去想了,关注的只是还剩多少距离。阳光晒得头有些发晕,精神接近恍惚,必须保持时刻专注,我甚至担心一不留神会晕倒,因为此时身体的控制能力已经明显下降,动作已经不协调了。我想到了苗江路,39.5公里时还剩下一圈,然后每跑100米,我就想像着我到了苗江路的什么位置,毕竟我完全不知道我身处这条陌生的赛道的啥位置,有了苗江路做参照,我才知道我离终点还有多远,我还要忍受多久的煎熬。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隐约可以看见终点彩旗飘扬的热闹场面,身后传来两个脚步声,今年港百的男女冠军祁敏和姚妙居然同时出现在我身后,又同时超过了我,祁敏还顺带给我加了声油,我的呼吸已经完全紊乱,无力回答他,只能目送他俩大步流星地向终点拱门冲去,可惜男女需分开冲线,这对情侣没能够实现牵手冲线,又想到特神不知道今天啥情况一直没上来,否则他没准可以和哈神再度牵手的。
2小时37分38秒,终于结束了,可以休息了,此时真想灌一瓶佳得乐,再立马躺在酒店舒服的大床上睡一觉,太特么累了。刚进入完赛物品发放区就看到哈博士,他后面也崩了,和我一样掉出4分配,但凭借前半程积攒的时间最后还是快我2分钟完赛,不过235的成绩他并不满意,换我也不满意,搞不定234就是失败,不怪天气热,也不拿别人都跑崩来安慰自己,如果自己有跑进230的能力,又何尝不能在今天突破234?
以往都喜欢赛后总结一大堆优缺点,这次我认为除了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导致跑量不足后程能力不足外,没啥好总结的,该练的都练了,该调整的也调整了,半马也PB了,锡马也拼到力竭,没啥好遗憾的,没能实现目标,说到底还是四个字“能力不够”。
上半年最重要的比赛已经过去,接下来将会迎来很长一段训练准备的时间,这段时间需要找到自己的短板加以改进和突破,为了下半年的各大赛事做准备。
春去秋来,我们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