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2018苏州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赛在金鸡湖畔落下帷幕,我第四次参加该项赛事,继去年跑出1小时15分22秒后,今年再度以1小时13分32秒的个人最好成绩完赛,并首次进入该赛事的前十名。
回顾下冬训,总体感觉还不如去年,尤其是二月份的一次流感,导致2月的月跑量才330多公里,一度失去信心,但过年期间通过几次LSD,挽回了些心肺功能和体能的下降。此外,这次冬训我们摒弃了以往周三间歇、周日长距离的老方法,采用周三变速跑,周五间歇,周日长距离的新方法,新方法相对于老方法做了优化,一周刺激3次,对心肺机能的提升更有帮助;此外周三、周日的课,量和强度没有以前的大,更多地是“点到为止”,这样更有利于恢复,投入下一次训练中,按贺老师的说法就是不容易造成肾脏机能的损伤。马拉松项目的特点决定了适合中低强度、高频率的刺激,就像以前周大师说过的一句话“每次都全力以赴地训练对马拉松来说未必是好事,成功的秘诀在于水滴石穿般地每日训练”。
说来也确实恢复得快,两周前的周一,我跑场地16公里,59分59秒已经几乎到极限了,知道自己缺乏M和T的刺激,于是周日午后顶着高温烈日跑了25公里351配速,这次训练虽然速度不快,距离也不长,但在高温下心率较高,刺激得恰到好处,这也让我本周的状态迅速攀升。本周二场地20公里(前10公里39分40,后10公里36分20),此时发现4分配速已经驾轻就熟,几乎可以一边说话一边跑,但对于340以内的配速,心肺功能还是有点扛不住,但毕竟是穿NB1500这种很软的鞋跑的,费劲;周四晚上换上比较适合跑操场的翔走,16.8公里变速跑就很成功,平均338配速完成,对于较慢的345配速感觉很舒服,较快的330-325配速也能接受,而且我知道经过这次刺激,我接下来的状态应该会更好。周五晚上430+的配速放松14公里,做了2组踢腿、小步跑、高抬腿、加速跑等准备活动。周六就干脆休息了,拿参赛包的过程中小跑几步意思意思,静候比赛。
周日早上5点10分起床,洗漱、早餐、贴纸、排空,六点三刻出门,一路小跑去起点,大约十分钟,全当热身出汗了。在存包处只看到了姐夫秦,他早上刚从上海赶过来,背着一大包东西,都是兔子专属品。7点35分下楼,迅速打好军体拳,7:45进入最前面排队。此时掏出兜里的4粒“鲣驰”,就着带上的150ml佳得乐咽下去。8点钟左右,野蛮部落的队友们相继来到,于是起点处合影。

按照赛前的部署,我,特维斯,哈博士计划按照3分30秒/公里的配速一起跑,但他俩起跑会快,这个我深知,而我是慢热型选手,所以我的计划是开始按照自己的速度跑,如果可以的话,中途赶上他们再一起跑。8点半发枪,我故意提了点速度,看表即时配速320,没想到哈博士和特维斯还要更快,目测配速310至少,这我打死不跟的,任由他们远去,不一会就拉开20米。手表配速一直在32X,不符合我常规的跑法,于是减速,直到手表显示335,再稳住,第一公里报时330。
由于是从快跑减下来的,所以现在的实时配速肯定慢于330,于是又提了一点速,只要心肺能扛住,问题就不大,毕竟最近多次进行专项训练,也吃了鲣驰,会促进身体排除乳酸。哈、特二人和我的距离越拉越远,最多时已经接近100米,不过小哈似乎对新买的4%不熟悉,连续多次出现鞋带松掉的情况,导致停下来系鞋带好几次,白白耽误了时间。我就远远地看着他一次次追近特维斯,又一次次因为系鞋带被拉开,仿佛间歇跑,起跑吃了很大亏。我17分42秒通过5公里计时地毯,特维斯大约17分25秒,小哈17分30多秒。
在前几公里,一直出现小腿胫前肌酸胀的感觉,可能和昨天没跑步有关,不过问题不大,5公里后就缓解了,于是提速追赶,距离越来越小,快到8公里时终于追上了他俩,此时特维斯已开始掉速,不知道是不是遇到状况了。小哈状态不错,配速稳在330以内,我直到9公里才算咬紧他,望着手表不断跳出325左右的公里报时,有点担心会不会爆掉,但想想还是不能降速,后面宽阔的金鸡湖大道如果一个人跑是很枯燥和痛苦的,还不如先咬住,扛到哪算哪,如果扛到底就是大PB,何乐而不为呢?顺便也检验下自己的能力,有时候就是对自己不够狠,没把自己虐充分。10公里计时地毯处,手表显示35分01秒,追回了前面跑慢耽误的时间,平均配速回到330。此时状态尚可,至少和去年跑到这里时状态差不多,按道理说后面应该可以不掉速扛住,这也给了我信心,也让我从11公里开始,刷新了各个距离的PB。
金鸡湖大道这段(11公里-13.7公里),道路宽阔笔直,是最容易跑快的,也是最容易出状况的路段。这段路,配速全在325左右甚至325以内,这样的速度已经超越了我以前的万米配速!14公里48分40多秒,第一次将14公里跑进50分,并一举跑进49分。15公里52分15秒,平均配速达到329。这段路因为过李公堤,有4座拱桥(原来是5座,今年修改了路线,为了改善以前一直被人诟病的赛道距离不足,在此处增加了折返路段),配速略有下降,有一名被追上的选手一直和我们较劲。不过毕竟掉速的人的状态是不能与巡航的人相比的,16公里后他就被甩开了。这里顺便瞄了眼过16公里牌时的用时,55分40多秒,因为昨天的高百就是跑16公里,虽然我没参加,但也想看看自己16公里能跑多少。17公里用时59分20秒不到,终于首次将17公里跑进1小时,一个崭新的突破!也是本次比赛的一个重要意义所在。
路边的观众也在给我们报名次,“第九第十”,我知道不可能有人再追上我们,前十名稳了。眼见着前方一名穿怡宝衣服的体校选手距离逐渐拉进,于是告诉哈博士,超过他,杀进前八!虽然金鸡湖半马只奖励前六,但前八的意义依旧非凡,我们忘不了向这个目标挺进。
回到现代大道,我知道一直跑下去,再来个右转就看到拱门了,想提速,但此时可能是心率高了,也可能是体能下降,想提速已经力不从心。看了眼手表,113打头板上钉钉,那就匀速跑完吧。20公里用时69分43秒,也是第一次将20公里跑进70分!右转后,哈博士告诉我牵手冲线,我不想冲了,估计他也累了,那就牵手冲刺吧,这也让我想起了2013年上马我和奉贤跑友王洪德,老友会的馒头,以及安徽跑友严跃东的四人牵手冲线。73分32秒,我们一起迈过终点拱门,均大幅提高自己的PB,可喜可贺。望着大屏幕核实了下名次,应该是分获第九第十,并没有进入前八,可能是观众数人数错了。

等到队友们陆陆续续到达后,问了下大家成绩,龙哥1小时11分36秒获得第五,这个成绩对他来说差强人意,应该是受到了膝盖不舒服的影响。特维斯后面放掉了,只跑了117,半马跑得比全马还慢,差评一下,上次在东京前半程还跑了114呢。去年上马231的一鹏本次并没有尽全力,118完赛,昨天比完高百的小老虎119完赛,而姐夫秦则顺利完成了130兔子的任务。
赛后总结下来,这次能成功PB,并跑出1小时13分的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成绩,得益于这段时间一周三次刺激,训练方式合理,且赛前吃了“鲣驰”,心理上也获得了自信,身体排酸能力得到了提高。
后面两周将努力做好训练和调整,以备战3月25日的无锡马拉松,因为缺乏长距离训练,我对全程马拉松此次信心并不足,但无论结果如何,跑友、家人、同事的每一次支持,每一次点赞都让我感动过,每一条建议我都认真思考过。希望两周后我们都能跑出满意的成绩,希望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