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祥子
(2012-12-24 17:07:12)
标签:
刘春强文化 |
老舍的《骆驼祥子》读完后,总有一些难以言说的感觉。祥子这个人物形象,在经典的教材中已有了经典的分析与评价。因此,再谈祥子,总有一种跳不出别人思考的圈子之感。
关于祥子的论述,不便多提,我一直在想,换一个角度,假如你是祥子,你又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祥子呢?设身处地,我们可以谈一谈在祥子的处境中,我们会何去何从?
首先,让我们去面对第一个困境。祥子进城谋生,凭借着自己的身体优势,辛苦了几年,买下了属于自己的车。但不久后,被兵抓去,车没了,只剩一条命逃出,弄到三十五块现洋的骆驼钱。就这样,几年的血汗打拼,说没就没了。一想到这,他心中就觉得发堵,产生了矛盾。他既想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转向及时寻乐上,但就这一次的打击,还不足以打垮他,不久便又抛弃了坏想法,继续坚持着挣钱买车。
这一次打击,祥子过来了,面对不公道的世界,你又会如何去面对呢?
这下一次较大的打击,当算是发生在 曹先生家的那件“侦探”事了。事发前的不久,祥子在小马儿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在小马爷爷身上,又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的内心又充满了矛盾,拼命的结果还是那个破样,“穷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内心的一片愁苦,也阻挡不了那即将降临到他身上的黑暗。孙侦探的敲诈,又使他一无所有,甚至他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愿找个清静的地方让泪流落下来。祥子,又是个一无所有的祥子,但心灵还没有变坏。
这第二次的打击之后,祥子又回到了人和车厂,有虎妞的“关怀”,自己也没那么糟,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这第三个打击,便是那虎妞假装怀孕骗他结婚的事了。倍受逼迫的祥子,发自内心的不喜欢虎妞,面对现实的种种困境,他不得不选择低头。在他知道这一切均是骗局,会是无比失落,经受了那么多之后,生活还会有希望么。这样的婚姻,祥子在经济上不独立,只有妥协。假如你是祥子,又会怎么办呢?
第四次打击,是虎妞的难产而死,一个像家的家又没了,祥子又是独身一人。虽然祥子不满于与虎妞的婚姻,但至少会有一些感觉的。这期间,自己的病等原因使身体不如以前了,没有任何的积蓄,打理虎妞的后事又花光了所有的钱,祥子的棱角又被磨了一次。
最后一次打击,便是那重新点燃祥子生活希望的小福子的死。小福子被卖入了妓院,最终自杀了,祥子的最后一线希望,彻底断裂。
这五次严重的打击,祥子最终成为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当然,这是小说结尾处的原文。
祥子的变坏,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他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在这些问题面前,不该过早的去下断论。祥子,实实在在的一个好人,在矛盾中不断挣扎。若把你放在祥子的境况下,城市的底层人民,一个不公道的世界,命运的坎坷悲惨,你的精神和梦想还会坚持多久?所以,祥子的形象及对他的评价,该怎么看待一个人等种种问题,放在社会中,放在周围的人中,放在身世中,放在遭遇中,放在自然环境中… …都不一定能完全表现出来,人性是复杂的。别人的生活我们没有经历过,便不知道别人的痛苦。
假如你是祥子,面对这一切,也许做得比他好,但很可能不如他。换个角度,站在他人立场,把自己放进去思考,很可能就会产生另一种答案。
在我看来,在这五次严重打击下,祥子逐步地被打磨,在坚持与放弃中苦苦挣扎。生活的希望和理想均被剥得干干净净时,他已看透了,没有必要坚持下去,堕落、使坏的祥子便出现了。一个人在那样的环境下,独自去面对那么多次的精神与肉体的打击。尽管造成这种结果该归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但也许我们并不该过多的指责什么。社会历史文化大背景,对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许多情况下,个人在经受了太多磨难后,又没有任何的精神支柱,看待一切的眼光便发生了变化。原先的理想与追求,做人的原则等等,看到的均是渺茫与空洞,我想,改变也是在所难免的了。在小说的最后一段里,是对祥子的一个总结。不管对他作的评价如何,祥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站在祥子的角度,感受到的是身世与命运的无限感慨。生命并没有差别,但是人生而有别。许多事情我们并不去承认,但在内心感觉它是对的、是真实的。
“看透了自己,便无须小看别人。”这是小说中的一句原话,映像深刻,放在这里作为一个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