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多么幸福》
(2014-11-10 15:56:19)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教学反思 |
《我们多么幸福》
天健小学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1、 感受音乐色调的特点。
2、 愉快的演唱歌曲,领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热爱生活。
[教材分析]
《我们多么幸福》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少儿歌曲,由著名作曲家郑律成于1955年创作,(作品于1980年在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比中获一等奖。这句可删除)歌曲描绘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以及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的乐观情绪。歌曲C大调,3∕4拍,分为二个乐段,第一部分是齐唱,由六个乐句组成,二、五、六乐句基本上是第一乐句的摸进,三四乐句由于曲调中的66
6
[教学重点]
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分辨音乐的不同色彩。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钢琴
[教学对象]六年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MTV《幸福拍手歌》)师生跟随音乐律动,两两搭档面对面拍手、跺脚、拍肩、伸腰。
[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中体会节奏规律,在情绪中体验音乐色调。]
师:看同学们灿烂的表情,都好开心呀,那就让我们听一首歌曲,到音乐中再次感受快乐和幸福吧!(播放《我们多么幸福》)
二、主旋律学习
1、蓝天小组上台引领学习,由小组长媛媛同学将自学内容展示并提问。
媛媛:(1)还记得三拍子有什么特点吗?
2、大屏幕打出课前预习问题,分组展示预习情况(提前已将歌曲放在校园网供学生预习):
3、师生评价并解决视唱中出现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利用网络资源,将新授内容学习前置,不但让课堂变得高效,而且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及习惯]
三、二声部学习
1、师弹奏钢琴,学生随琴分别轻声试唱两个声部,女生唱高声部,男生唱低声部,注意情绪。
2、师范唱低声部。
3、学生跟随伴奏音乐轻声摸唱。
4、分小组谈对歌曲情感的体会。
5、播放肖邦的《a小调圆舞曲》动画MV感受音乐色彩,提示学生思考两首作品的不同。
6、复听歌曲《我们多么幸福》,比较情绪或感受音乐色彩。
7、师引导学生找出《我们多么幸福》出现的音符,排列成音阶,得出大调音阶概念。
1、分组练习,每组根据各自的感受为歌曲添加伴奏或其他形式对歌曲进行处理。
[鼓励学生在聆听和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删除针对展示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呈现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快乐、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
四、拓展
师:同学们,当我们享受着幸福生活的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群体——饱尝着生活的艰辛和困苦,但他们依然坚强、勇敢、积极的面对生活,他们不惧风雨,勇往直前,朝着美好的方向,踏着迈向幸福的节奏一路前行!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心声,播放音乐及图片。
[不同色彩的画面,不同色调的音乐和情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深学生对音乐色彩的认识。]
[教学反思]
《我们多么幸福》是一首活泼欢快,色彩“阳光”的二声部儿童歌曲。整个教学过程无论在课前预习还是课中学习,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踊跃。课堂教学中围绕以自主探究为线、合作学习为轴。教学时,我关注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倡导合作交流、重视全面参与,通过各种音乐小组活动调动学生乐学、爱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学得开心又轻松!本课,我将教学重点放在表现音乐并有感情的歌唱,难点部分以感受音乐的色彩为轴。实践证明,教学中采用的形式不应受内容局限,在调动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寻找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点,从而深入音乐核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紧扣、落实目标!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并充分发挥课前预习作用,通过在课堂中进行各种音乐体验与实践引导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不足:过多关注了学生个体的展示,今后在体验和感受音乐活动中多做一些准备,比如可以加入音乐律动游戏等活动,将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