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噢!苏珊娜》

(2014-11-10 12:35:42)
标签:

情感

乐句

歌曲

节奏

学生

分类: 教学设计

《噢!苏珊娜》

梅华小学   陈菲菲

学校:梅华小学    班级:四(2)班

学生人数:51人    时间:2014年10月  

教学内容:《噢!苏珊娜》

课时安排:一课时    

类型:新课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随音乐用简单的步伐参与歌曲律动,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弱拍的附点节奏,进行对比范唱,从听辩入手,教会学生唱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噢!苏珊娜》,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轻松、自由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噢!苏珊娜》。

难点:唱准弱拍的附点节奏。并多种方式参与歌曲表现。

 

【教学准备】:课题、钢琴、音乐课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噢!苏珊娜》旋律随着音乐进入教

1、教师提问导入

   师:谁来说一说,听了音乐后你有什么感受?刚才我们进教室的伴奏音乐好听吗?为什么好听?

   生:轻松、愉悦

   师:说得非常棒!这首歌曲的风格给人轻松活泼的感受。

此处板书:轻松 愉悦

2、跟老师用“啦”哼唱旋律

师:这样吧,老师用钢琴给你们伴奏,你们唱“啦”,唱的时候要唱出轻松愉悦的感觉哦!   

生:随老师模仿唱。随琴声模唱

 

二、学唱歌曲

1听音乐,观色谱,谈发现
   师:下面,请你们仔细听音乐,并观察歌谱,我们一起来找找这个这首歌曲。

A.共有几个乐句?

  每个乐句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B.用不同的图形表现

 老师这里有一些不同的形状,现在我每一组发一套,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用不同的形状来表示不同的乐句

   师:同学们都很棒!我们试着在句尾加上一个动作来感受乐句的划分

   两分钟时间讨论

(然后点两组进行展示,再选择好的动作,全班跟音乐来做)

2、朗读歌词

   师:大家做的很好,现在我想邀请一个同学来给我们读读这首歌的歌词

(生没有节奏的朗读,再请其他同学点评)

   师:嗯,老师觉得这位同学念的非常有感情,但在我们音乐课中念歌词如果带上节奏,就更好听。  

   师范读歌词,学生跟读。

   师:大家读的很有节奏感,现在我们来玩个接龙的游戏,看看哪一组的同学最有律动感。

         (老师分配,六句话,每组一句,接龙)

          点评:

3、认识学习弱起节奏

   师:听一听老师读弱起部分。(读两遍做对比)

   师:谁还能用其它的肢体语言来表示一下弱起呢?           

 (拍手表示弱拍、拍腿表示强拍)

 此环节放在学习歌曲的最后一步。学会唱再来学习弱起。

 

4、演唱歌曲

   师:下面老师来弹奏旋律,你们来唱歌词。提醒:唱出轻松愉悦的心情。

   生:完整有表情地演唱(轻松、愉悦)

5、节奏及律动练习

   师:我觉得大家没有完全的表现出歌曲的情绪,不如我们给这首歌加点小动作?

(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一下,挑选出几组动作大家随音乐律动)两组展示即可。

6、播放《噢!苏珊娜》音乐,生边唱边随老师一起做拍手、摇头、跺脚等动作。

(师生共同表演唱)

 

三、拓展

了解歌曲背景

   《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乡村民谣,这首欢快的歌谣曾经风靡全球,它是由斯蒂芬·福斯特1847年写的一首歌,同年9月11日在匹兹堡的“雄鹰沙龙”上首次演出。

 

四、尾声

1、播放另一首著名的美国乡村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

   师:下面老师播放另一首著名的美国乡村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让同学们对美国乡村音乐有更深的了解

2、总结

   师:大家随着音乐,做着自己设计的动作离开教室。

板书设计:课题《噢!苏珊娜》

轻松、愉悦

弱起节奏

教学反思:

《噢!苏珊娜》是一首美国的乡村歌曲,情绪比较活泼、欢快。曲调素材精炼,易唱,易记,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歌曲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的情谊,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

全曲有六个乐句,其中三个乐句是完全相同的,另外两个乐句仅是在句尾的落音上稍作变化,整个曲调中五个乐句都是重复第一乐句轻快、流畅的音乐主题,只是在歌曲的中间部分有一个对比乐句,它是前半句节奏的拉宽,切分节奏的运用在情绪和旋律的色彩上起到了变化,把歌曲推向高潮,点明了“朋友”这一主题情感的表现。后半句又回到了主题音调上,使单一的音乐主题在不断反复之中呈现出起伏,好像在倾诉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苏珊娜是一个美国的小姑娘,这首歌是由她的好朋友送给她的。由于这首歌曲是由英文翻译过来的,所以歌词比较拗口,再则这首歌曲当中有弱起节拍、切分节奏,因此学习歌曲成了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歌曲,我采用了反复听唱的方法。从课的一开始,我先让学生聆听英文版的苏珊娜,一方面使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节奏,同时为学生学习跳邀请舞做铺垫。这一环节学生的掌握还可以。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由于这首歌的风格特点,所以在最后的环节中,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唱歌、舞蹈相结合,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在创作动作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又很欠缺,很多学生只会模仿,自己想动作很难,这也是我们以后在课堂中需要加强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