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者归来-因为我在中国

(2014-05-02 09:31:43)
标签:

国学

文化

分类: 文化

    世上很多事冥冥之中自有机缘,就在我小心思蠢蠢欲动向往大洋彼岸之时,一个朋友送我一套《群书治要译注》,群书治要一书,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主持下由魏征等几位贤臣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取自经、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这套书第一卷就是《周易》,在我看得似懂非懂,晕晕乎乎之际,又因一位朋友的缘故去听了蔡老师 的国学课程,连续听了几次,终于得以管中窥豹,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了一点点的了解,在让我流连忘返,啧啧赞叹之余也不禁遗憾,因为我自认还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但是对中华文化的伟大知之甚少,那那么多整天盯着IPad和IPhone的人对此又了解多少呢?想到现在社会上充斥着一种唱空中国、唱衰中国的声音,移民的热潮此起彼伏,且不说北美这种发达的地区,连欧洲的小国也让很多中国人趋之若鹜,甚至在马航出事之前,马来西亚这种落后的东南亚小国也吸引了不少国人去那里安家置业。中国五千年文明渊源流长,到了今天这种局面,真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啊!我经常会在耳边响起尼克松在他上世纪九十年代撰写的《不战而胜》里所说的话:“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的老祖宗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有必要提及的是书中的多个理论均源自中国的《孙子兵法》。

    难道今天他们真的就能不战而胜了吗?有可能,今日的局面已然如此,多少中国的富豪带着资产、多少中国的精英带着知识蜂拥而往。更可怕的是,中美在国际舞台上较量的同时,有多少中国的谈判者实际上已经意志不再坚定,很简单,因为他们的妻儿老小都在美国,他们的资产都在美国,他们实际上已经被美国绑架,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美国利益的代言人。“911”十周年之际凤凰卫视在天安门广场采访一个中国名校大学生的场景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位大学生刚毕业,当问到如何看待“911”事件之时,他的回答就是大快人心,而本拉登也被他认为是英雄,因为敢和美国对着干,但是在问到他未来的打算时,他的回答却是自己马上要去美国留学了,如果能不回来就不回来了。 这就是我们现行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首先他不能站在人类的高度去看整个事件,而是纯粹从个人泄愤的角度去看待;其次对他来说理论和实践是分离的,道理可以说,但是涉及到自身的利益,那么当然是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到处都是。不了解伟大的中国文化,爱国主义就没有根基,纯粹是喊喊口号,而且我们的课堂中灌输给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抗日反美,打日本小鬼子,抵制美帝国主义。所以,有多少人对钓鱼岛的历史和前因后果没有任何的了解,就上街去打砸抢日本汽车,抵制日货,贴标语,认为这样就是爱国了呢?这样的人,怎么能让日本人尊敬呢?所以日本人认为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明亡之后再无华夏。

    但是,中国仍然有可能重新恢复真正之强国气势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真正的了解和热爱我们的中华文化,并且实证实修中华文化中的王者之道-这里我试着简要的解读一下这个非常重要的王者之道,王字,非常有讲究,先来看它有三横,最上面是天,中间一横是人,下面是地,所谓天地人三才,运用在教育上,地就是凡人之学,教的是如何做事,这是术的层面,现行的教育都只是在这个层面的;人就是君子之学,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这在古代的教育中是非常强调的,而现行的教育中这一块缺失了;而最上方天才是王者之学,告诉我们生命的真相,宇宙的本原,这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中基本为零。而中间的一条竖线,就是道,道的繁体字是,沿着正确的路走,小心谨慎的一寸一寸的走,道贯穿始终,如孔子所言:“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将天地人结合在一起,那就是真正的王者。王字下方加一点就成了,每天一点点做好自己的事,穷则独善其身,就能守身如玉,所谓内聖;而等你运势到了,达则兼济天下,那一点移到头顶上,变成一个字,你就成了自己的主人!所谓外王。等到大部分中国人都能成为王者,遵循内聖外王之道,每个人能发自肺腑的自豪的说出,“因为我在中国!”那一天就是中国王者归来的日子,到那时,钓鱼岛这种争端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说到底,整个日本文明就是对中国唐宋文化的一个不完全的拷贝,日本文明的源头就是中华文明,整个日本国会向朝圣一样重新朝拜复兴华夏文明的伟大中国,中国又重新成为世界的中心。国家之间的较量说到底最根本的还是文化之间的较量,到那时,我们才是不战而胜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功不唐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