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生无可恋的奥托》观影感
(2024-10-28 15:07:35)周末闲来无事,电视点播台上随意点播个电影消遣消遣,看评分是选择的重要金标,又找到喜欢的影星主演那是最好的了,经过一番搜索,结果“A MAN CALLED OTTO”映入眼帘,9.5的高评分,由好莱坞巨星汤姆·汉克斯主演,根据以往经验,汤姆·汉克斯的电影从未让我失望过,泡好茶,枕头垫高,郑重开启一段美好的观影之旅。
英文名虽然叫“a man called otto ”,但翻译过来的中文名叫“生无可恋的奥托”,略懂英文的我感觉有些莫名其妙,明明直译过来叫“一个叫奥托的男人”嘛!但翻译有直译、意译之别,大概电视上采用的是意译吧,可这样却有些泄露情结之嫌疑,不是吗?
根据电影的中文名,大致上可以猜中奥托是个厌世之人吧,否则何以叫“生无可恋”?是挫折,还是生活重负的打击,亦或者是悲观、生活无所依,反正各种的疑问盘旋在胸口。
影片长达二个多小时,看完已是深夜十二点多,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小制作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奥托安德森”的孤独老人从反复寻死到在小区邻居的感化、打动下涅槃重生的故事。
奥托·安德森,原本是一个钢铁厂工头,因为年龄及受到排挤的缘故退休在家,无儿无女且妻子已于半年前去世的家既冷清又无聊,孤独寂寞之际他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妻子詹妮娜的墓地,陪已在天堂的妻子聊聊天,并发誓要尽快赶过去陪伴她,于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自寻短见、结束自己百无聊赖的生命,最开始他准备在家里上吊自尽,结果由于钩子不结实,重重地摔倒在客厅的地板上;尔后又想在车库里通毒气自尽,但却被邻居敲门打扰而只能作罢,第三次是准备跳铁轨自杀,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见义勇为的英雄,最后,他想端坐家中吞弹自杀,结果却冒出一个无家可归的年轻小伙。
奥托一心求死,愿望是尽早去天堂陪伴自己的妻子,于是,在生活中他总是百般挑剔,看啥都不顺眼,对谁都不感冒,总是不苟言笑、独来独往,实在无聊,就出门到小区闲逛---他自己所谓的巡逻,认真查看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若有不妥当之处则会动手予以分拣,对停车问题尤其看重,坚决排斥外来车辆开入小区的公共空间,照他的说法:门口既然有禁停的标志,那就是规定,必须得到无差别的执行。将一个老年人的死板、固执演绎得入木三分,十分容易引发观众的共情。
奥托在所在的小区是有名的老顽固,是众人所知最难以相处的人,但在新邻居玛丽娜搬来后,情况就发生了显著的改变,玛丽娜一家搬入奥托所在的小区,且与奥托是门对门的邻居,“她嫁了个白痴老公”,这是奥托的口头禅,玛丽娜老公开车技术太次,连侧方停车都不行,家具维修却没有扳手,开个窗户竟然将自己的腿摔断,于是乎,在玛丽娜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下,在实在看不下去的情况下,奥托屡屡出手帮助他们化解生活中的“小事”,一来二去,两家人关系渐渐密切了起来,奥托·安德森成了玛丽娜几个孩子口中的“奥托阿公”,奥托也在与玛丽娜一家人的互动中重新找回了生活的趣味和意义。
奥托重新恢复了精气神,正准备积极为小区居民维权、打抱不平之际,却遇到身体出现问题,“心脏肥大”随时随刻都能要了他的命,他住进了医院,玛丽娜及时出现在了他的身边,成了他生命垂危之际最亲近的家属,两家人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奥托死后,将个人所有的积蓄、汽车、房子都无偿赠予玛丽娜一家。
电影主要就是围绕着奥托的生活而展开,演绎的非常细腻、生动,而又生活化,这样的形象基本每个人身边都有,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又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困境,虽说不是什么大制作,也根本没有什么大的场面,恐怕最大的支出是汤姆·汉克斯的片酬了吧,但足够打动人心、引发强烈的共鸣。
老龄化是每个现代化国家必须经历的阵痛,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确实是一个全球化的课题!随着年岁的增长,奥托的孤寂、无助真的越来越感同身受,这大概是此片打动我最大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