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2019-03-13 13:42:21)教学计划
年
科
任课教师
麻
二一
一、学习情况分析(知识、能力、学习习惯等)
|
|
二、教材分析
每组包括3、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2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趣味识字,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书写提示-积累识字,学会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日积月累-积累各类词语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
|
三、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
|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550字,会写的250字。 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
|
五、 1. (1)
(2)
(3)
(4)
2. (1)
(2)
(3)
(4)
3. (1)
(2)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
|
六、教学进度
周次 |
教学时间 |
教学内容 |
时数 |
备注 |
1 |
2.18-2.24 |
开学报到 |
|
|
2 |
2.25-3.3 |
识字1 春夏秋冬 2 识字2 姓氏歌 2 识字3 小青蛙 2 |
6 |
|
3 |
3.4-3.10
|
识字4 语文园地一2 第一单元复习测试3 |
6 |
|
4 |
3.11-3.17 |
课文1
课文2
课文3 |
6 |
|
5 |
3.18-3.24
|
课文4 四个太阳 2 语文园地二 2 单元复习测试 3 |
6 |
|
6 |
3.25-3.31 |
课文5 小公鸡和小鸭子 2
课文6 树和喜鹊
清明放假 |
4 |
|
7 |
4.9-4.7
|
课文7 怎么都快乐 2 语文园地三 2 单元复习测试
|
7 |
|
8 |
4.8-4.14
|
课文8
课文9 夜色 2 课文10 端午粽
|
6 |
|
9 |
4.15-4.21
|
课文11 彩虹 2 语文园地四 2 单元复习测试 3 |
7 |
|
10 |
4.22-4.28
|
识字5 动物儿歌
识字6 古对今
识字7 操场上 2 |
6 |
|
11 |
4.29-5.5
|
识字8
语文园地五 2 单元复习测试
|
7 |
|
12 |
5.6-5.12
|
课文12古诗两首 2 课文13 荷叶圆圆 2
课文14
|
6 |
|
13 |
5.13-5.19
|
语文园地六 单元复习考试3 课文15
文具的家 |
7 |
|
14 |
5.20-5.26
|
课文16
课文17
课文18
|
6 |
|
15 |
5.27-6.2
|
语文园地七 单元复习测试 2 课文19
棉花姑娘 |
6 |
|
16 |
6.3-6.9
|
课文 课文21
语文园地八 2 |
6 |
|
17 |
6.10-6.16
|
期末总复习 |
|
|
18 |
6.17-6.23
|
期末总复习加测试 |
|
|
19 |
6.24-6.30
|
寒假开始 |
|
|
20 |
|
家访放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