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面图形的复习》评课稿

(2013-12-16 18:50:45)

《平面图形的复习》评课稿

                           蔡旺仲

本周四上午,李运俊老师执教的《平面图形的复习》一课,是一节的有效复习课,给我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让我们受益匪浅。

一、提供思维空间,激活分散的知识点

李老师在明确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后,引导学生回忆、交流:在本单元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在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在老师课前准备的一些平面图形中找出这些图形,并粘贴在黑板上。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回忆、提取相关内容,加深理解,促进学生的思考与互动交流。从而达到再现、激活以往分散学习的知识点的目的。而且,利用图形代替文字板书,更加直观、形象。

二、突出沟通整理,建构完整的“知识链”

数学复习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建构完整的“知识链”。让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明晰数学认知结构,优化数学知识在头脑里的组织方式,从而清晰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条理地储存和记忆数学知识,并达到对知识理解的融会贯通。李老师的这节复习课上,并没有逐一复习每个平面图形的特征,而是在再现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整理、系统归纳: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根据它们的特点可以怎样分类?为什么这样分?通过这样的交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间的联系,使知识的理解更精当,知识条理更清晰,形成知识的网状结构。

三、重视实际应用,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复习中光讲不练,难以取得复习的效果。只有配以灵活多变的训练,才能达到巩固知识、理解规律、强化记忆、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杜老师的课在练习设计上形式多样: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拓展练习,既重视数学知识的练习,更重视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特别是最后两道组合图形,在通过练习学生明白通过图形的移动、转化能够使复杂的图形变成简单。从而掌握了灵活的解题策略。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这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内化,也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提升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的价值。

总之,李老师在教学中,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课堂中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