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解读
(2013-11-03 20:51:20)“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读
一、学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互相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教材强化了几个几的实际含义,简化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删除了抽象的概念表述。虽然如此,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乘法仍然是陌生的,是学生的第一次接触,虽然班级中也有少数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会背诵几句乘法口诀,但这部分学生对乘法的意义是不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学生来理解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法,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
2.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过程中,把具体情境与乘法进行联系,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在用多种方式表达乘法的过程中,培养符号意识。
3.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对应思想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学生能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正确理解乘法表示的意义。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主题图:
(1)展示了游乐园一角的情境,其中包含了四个相同加数相加的例子:大转盘每个吊厢里坐4人,过山车每个车斗里坐2人,小火车每节车厢坐3人,每个桌子旁有3把椅子。使学生知道相同数相加在生活中到处存在,为引入乘法做准备。
与以前引入乘法不同:义务教材中区分被乘数、乘法的不同含义,对于每个加法算式,只能改写成一个乘法算式;修订以后,利用方阵排列用两个加法算式同时引出两个乘法算式。本册教学的思想与修订教材一致,但不再出现方阵排列的例子,乘法的意义并没有改变,仍然是指若干个相同数相加的一种简便算法,但不同的是一个加法算式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表示,一个乘法算式可以用两个加法算式表示。
例1(引出乘法算式)
(2)让学生把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单独列在黑板上,并重点看其中一个算式。教材直接说明像这样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然后让学生观察有几个3,实现从加法到乘法的转换(因为做加法时,对有几个相同加数并不关心,而列乘法算式时,这是一个必要条件)。然后直接给出两种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乘号。使学生通过看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知道乘号两边的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
(3)最后让学生模仿着列出其他两个乘法算式,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乘法算式中的得数都是由加法得来。(例2、3同样)
由上,引入乘法的过程:一般加法算式——特殊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例2实物图、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对照出现,帮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进一步理解两个因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体会乘法的意义。
例3通过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比较,使学生体会用乘法计算的简便。
在这儿只出现一个乘法算式,使学生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时,可以任意使用其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