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元整体预习课的思考(岳力霞)

(2014-10-27 11:28:17)
分类: 墨语

学校普听课,周一第一节,加之正好新单元开始,于是我只好选择了第三单元整体预习课。

听过几节整体预习课,感觉1、字词处理时间过长。2、读课文不充分。3、对课文梳理过于简单。针对这几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字词处理长没必要,中高年级重点应放在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上,字词靠的应该是孩子的预习和自学,课上只强调易错字、难字即可。另外课上处理字词时间一长必然占用学生朗读课文熟悉内容梳理结构的时间,而这又必然影响到讲读课文的学习。而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有些课型一节课要完成两篇课文的学习,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完成岂不比登天要难。

 思考这些问题,我在第三单元整体预习时做了这样的设计。9课《瀑布》课后没有词语,提炼出来的也不多。因此词语部分做了略处理,只是在板书课题时强调了生字“瀑”的写法。把词语的训练放在了课文朗读上,课文读熟了,字词自然也掌握了。9课和10课是一课时完成的,因此在课上我花了不少时间梳理本课结构。用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和本课比较,找作者远望瀑布的语句,然后说理由,其他的为什么不是?这样就发现了作者写做的顺序是由远及近。接着对比李白的诗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那么不难发现本文用了很多的比喻句,读一读找找本文的比喻句并画下来,思考这些都是描写了瀑布的什么?通过画一画、读一读、议一议理解到作者从三个方面(音、形、色)来描写瀑布的。

10课《海底世界》是本单元精讲课文,字词较多。因此本课字词处理较9课详细了些。出示词语朗读、完成根据意思写词语。在课文梳理上注重了朗读,分析只抓住了文章的概况段,让学生通过读说说自己对海底世界有了哪些了解,然后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海底世界的特点。从而知道作者是从物产丰富、景色奇异这两方面来描写的,最后揭示本单元训练点。此安排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很顺利,时间上也很充分,学生在朗读方面也较为充分。

 通过此次设计我更加确定了预习课要找准目标,合理安排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