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卫东
张卫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63
  • 关注人气:1,1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卫东《北京梨园行的共和班儿》

(2018-02-25 01:27:04)
标签:

历史

文化

娱乐

《京剧在北京的往事回眸》

——北京梨园行的共和班儿

文林:

我想问问刚才像您说的这种情况,我觉得有些女演员的自挑班儿好似有点像变相的财东班儿了。

 

张卫东:

它又不是财东班儿,名义上就是这些听客来支持他,他没有契约,财东班儿是有契约的,到时候绝对不会害怕有什么问题。

那么,这种自挑班儿有真正的能人挑得起来,也有里生外熟的这种人搀和,这样的人也有票友干这个的,也有科班里出来的。

 

文林:

这也算是一种形式吧,演员自挑。

 

张卫东:

再有就是共和班儿。

 

文林:

共和班就是凑呗,咱们大家一块干。

 

张卫东:

就是两个演员或者是三个演员一块儿,三大头牌或者两大头牌挑这个班儿,你拿一半股,我拿一半股,或者多个股份,就是说咱们这个班儿分成几股,一人一份,然后放在一起作为底钱,合资搞这个戏班,赚了钱平分,赚不了钱咱们往里添。


文林:

这种班儿什么时期比较多?

 

张卫东:

在日伪统治的末期比较多,因为那时候北京的生活条件极差,凭个人能力挑班儿挣钱吃饭比较吃力,所以不得以就是几个名演员在一块来搞演出,这就为后来的国营剧团,几大头牌成立一个剧团,起到了一定的铺衬作用。比如说北京京剧团的马、谭、裘、张、赵,原来他们都是单独个人的剧团,后来因为解放初期营业就比较吃力,所以就合在一块儿了。

 

文林:

就共和啦……

 

张卫东:

合在一块儿能上座,能有人听,营业比较好。

 

文林:

这是旧京戏班的几种形式,一个就是财东班儿,您说财东班儿是比较靠前了,多是在清朝中后的时候。

       http://s2/mw690/003dJzb5zy7ir1wLPix71&690


张卫东:

财东班儿做科班生意的特别多,比如说像喜连升,后来叫喜连成,喜连成的科班,他们梆子、二黄两下锅,叶春善经营,萧常华是总教习,由东北财东牛子厚拿钱来资助办这个班儿,牛子厚后来把这个班儿倒给了经营蒙古生意的外馆沈家,由沈秀水来负责,因此改名叫富连成社。

2008年3月28日中午文林与张卫东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茶余饭后北京”栏目的播音文字整理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