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卫东
张卫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61
  • 关注人气:1,1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張衛東《仁德易海 踏歌行雲 ——追思易海雲先生》

(2017-05-29 22:32:53)
标签:

情感

       仁德易海 踏歌行雲

                                                                             ——追思易海雲先生

                                                 張衛東

     我與易老雖然不熟識,但幾次相見彼此尊敬。

   易老的本家易禮容老先生我很熟悉,怹是二姨俞欣的老伴,俞欣是俞平伯先生的二女兒,因我與他們家很親近所以知道一些湖南易家的故事。至於田漢先生身邊的向和庚、曹猛浪老先生等也都知道易老,而且傅雪漪老師首次參加萬泉河詩詞吟唱演出的事情我也知道,排練時候我們都在場觀摩。

http://s4/mw690/003dJzb5zy7bsBYLzz533&690踏歌行雲 ——追思易海雲先生》" TITLE="張衛東《仁德易海 踏歌行雲 ——追思易海雲先生》" />
易海雲先生與海淀詩詞吟誦學會的學生、會員、理事們
(中排右五)

   那是1991年底開始運作,大概到92年才成功舉辦,很多名家都是戴學忱老師幫助聘請的,若問這件事的始末根由,現在只有戴老師才是第一發言人啦!

   那時,我在北大協助駱正教授教戲曲選修課,後來輔導京崑社的常規活動。年底大家要與樂隊合樂,很多打擊樂老師都住在海淀周邊,北大晚上教室又不能有響鑼鼓,後來有學生提議是否可以到海淀文化館,找個晚上大家一起排練一下。一位唱老生的王姓票友,說一般人說不上話,可以找易海雲局長說一聲吧。當時我們也不認識易老,我就坐著學生騎的自行車去了海淀鎮文化館,那時已經已經是傍晚五點多鐘了,可喜的是易老還沒有下班,我就問了問是否可以借一下場地排戲,只見易老很認真傾聽完我的言辭,二話沒說馬上找人安排場地,只說我們支持北大京崑社排戲!

   後來,再見易老就是因為怹要組建圓明園演出詩詞吟唱會,大概也將近快有十年的事情了,我們是在黃莊海淀的新文化館開會,來了很多朗誦、歌唱、吟誦、文學等多個方面的名家參與,最終因此場演出而成立了海淀詩詞學會。近幾年在中華吟誦學會講座時又見過幾面,感覺易老為人謙和且從來沒有說過大話,更沒有說過幫助誰做過什麼,因此我對這位老人一直很敬重!

   有一次,在陳岳琴女士的六藝國學館上課,那年是壬辰龍年的歲末,岳琴很高興地贈送我一張紅紙大“龍”,結果在背後閃出易老的書法。看了我便高興地說:“這位老爺子寫的太好啦!岳琴呀,你這屋裡應該掛易老這個級別的字呀。你看看,這是位飽經風霜老人寫的,這裡面的內涵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呀……”

  後來,岳琴便更頻繁易老接觸結為忘年交,還不時地對我匯報易老與他談話的感悟,易老也很喜歡到她這裡來商談諸多古詩文吟誦方面的事情。

為了進一步發展海淀區的古詩文國學吟誦藝術,易老不顧年老體邁一直在一線主持日程活動,團結了一大批中青年愛好者。因為社團需要有實力的中青年負責,條件必須是海淀鎮附近的常駐居民,具有海淀文化情懷的知識分子并具有高深的文化才情才可以入圍2015年,易老因年齡關係,不再擔任海淀區詩詞吟誦學會會長,符合上述條件的陳岳琴女士接任會長職務,與易老一起策群力努力繼續堅持發揚古詩文吟誦藝術

   很遺憾學會有兩次開會都因與我的時間衝突而沒有蒞臨,但是易老每次必到一定要發表建議那兩次雖然我沒有在場但怹的講話我卻得知很多,感觸頗深。中心思想就是希望好好發展吟誦藝術,還有些學術上的看法也是很令人讚歎。這就是一位終生為群眾文化事業奮鬥畢生精力的老人,令我們由衷尊敬和感歎不及易老在做群眾文化工作方面的涵養仁德。

  易老年過花甲後開始研究《道德經》,認為老子是屬於中國的也是屬於世界的,它是人類精神迴歸的家園。為此還編著有《老子通讀》一書,也是希望《道德經》成為群眾人人通讀之書。

   看著易老親筆題簽送給我怹晚年出版的詩歌文集《踏歌行》,從內心感覺到做群眾文化事業不比做學問簡單,亦不比做生意輕松,更不比做高官容易呀……

                                 (2017年3月為紀念易海雲先生逝世追思會撰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