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侯玉山陶然亭畔传毛净

(2015-09-10 00:01:47)
标签:

娱乐

历史

文化

侯玉山陶然亭畔传毛净

张卫东

“毛净”是昆曲中的一个古老的家门,近来多按京剧行当说成是“架子花脸”。其实“毛净”的顾名思义,就是在舞台表演时手脚毛躁,人物性格以及面部表情粗狂豪放。北昆名净侯玉山先生很擅长表演“毛净”,而在陶然亭畔却有侯老传授毛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陆宗达先生(1905~1988)是近代著名古文训诂学者,也是黄侃最有成就的亲传弟子。但是,很多学界人士并不熟知陆与侯玉山先生的师生之谊,为了学习昆曲阔口净角,着实下了不少苦工。                  

                  http://s6/mw690/003dJzb5zy6Vj1khcGh45&690
                             侯玉山先生早年演《草庐记·花荡》饰张飞

窑台是位于陶然亭畔的一座古窑旧址,清代以来的这座荒丘有个野茶馆,虽然是个劳动阶级的买卖攒,也是早晨梨园行们喊嗓练功的地方。陆先生也有一段时期经常到这里来,这是因为家住在和平门外琉璃厂西街西口迆南的北柳巷,由这里直穿魏染胡同进粉房琉璃街,过了黑窑厂就是陶然亭窑台

听侯玉山先生回忆那是1939年,天津闹大水后,昆曲戏班连续去世了老少二十九位艺人。韩世昌、白云生组织的祥庆社不得不再次回北京演出,结果没有演过几场戏就已经入不敷出,基本处于散班无力经营的境地。正在搭班的侯玉山先生此时迫于生计,与同班的老友魏庆林等来到天桥的京戏班跑龙套,他们在京的生活苦不堪言。此时,陆宗达先生收留侯玉山先生管吃管住,借此又学了不少“毛净”剧目。

当时正处于沦陷期的北京城民不聊生,陆宗达先生原在西绒线胡同的韩公馆排练活动,那里是齐如山先生组织的国剧学会,因与韩复榘沾亲的缘故借用,平时韩也不常到北京来,结果韩复榘在汉口罹难后,国剧学会被迫解散。此时没有了学戏活动的聚会场所,陆先生大学的课程也不太多,故又复习掌握了《草庐记·花荡》、《九莲灯·火判》、《天下乐·嫁妹》、《通天犀·座山》等戏、

他们在这一时期经常早上天不亮就到窑台练功,结果使得陆宗达先生一辈子的习惯都是天亮就起床,从来没有一般知识分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生活习惯。

                                      http://s7/mw690/003dJzb5zy6Vj1FVrYae6&690
                             陆宗达先生早年演《九莲灯·火判》饰火德星君

侯玉山先生比陆先生大一轮,是光绪十九年(1893)农历七月生人。自幼拜邵老墨学花脸,武戏的基本功扎实,唱念表演规矩古朴。不仅教戏也与其一起练功,最喜爱用《草庐记·花荡》拉身上。这出戏不仅有搬朝天蹬的三起三落。还有撕扎下腰的技巧,这些都是侯玉山先生演出时必使的经典动作。

http://s9/mw690/003dJzb5zy6Vj1SG5Mkf8&690

陆宗达先生在北柳巷家中练功

 除了以上一些事迹是我向侯玉山先生学习时得知以外,还有就是我的老师朱家溍先生回忆有关陆宗达先生演唱昆曲的文字,只是可惜陆宗达先生解放后没有参加过任何昆曲活动。清华大学法学院李楯教授幼年曾受教于陆宗达先生,在昆曲方面受其影响最深,而今成为教育界的著名曲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