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祭祀大菜——煮白肉
张卫东
在一入腊月以后的节气里,北京人除了以涮羊肉作为节令应景的吃食,还要做一道祭祀的大菜――“煮白肉”。
这道菜原是京旗满洲人祭祀留下的习俗,全名叫“烧燎白煮”。“烧燎”,就是将整块的带皮猪肉用松木炭火燎烤猪皮,使其毛根全部烧焦,这样会有一种很特殊的味道。早先讲究用关外的黑野猪肉做“烧燎白煮”,这些制作方法应是满洲人由关外传来的渔猎文化痕迹。至于“白煮”,顾名思义是用白水煮整块燎好的猪肉。
http://s10/mw690/003dJzb5zy6Th89psOR49&690
紫禁城坤宁宫萨满跳神祭祀时的场景
北京旗人冬至祭祖一定要煮白肉,最大的祭祀当属紫禁城坤宁宫,现在还保留了祭祀煮白肉的大锅和厨具,有时皇后还要主祭并亲自演礼下厨参与煮肉。那时宫中的祭祀很频繁,一般有朝夕祭、春秋大祭、求福祭以及腊月二十三祭灶等,这些祭祀的供菜还有用黄白粘米制作的打糕,其中最为主要的供菜就是“白肉”。吃白肉的习俗是满洲人从关外老家带来的,通常是主祭时由萨满跳神后,将白肉分给大家食用,其中还含有得福避邪之意。
现在北京还有一个著名的白肉馆,就是座落在西城缸瓦市路东的砂锅居。老北京人对这道菜只称“白肉”,近代的外地人才叫“白煮肉”。
煮白肉
做家常白肉不必煮太多,根据喜好肥瘦的口味,选四五斤带皮五花或后臀肩肉即可。先将整块肉洗净,横切一刀如砖头大小。用松木炭或酸枣树枝燎烤残余的毛根,用黑砂锅或铁煮锅加水后点火,必须用大武火使水滚开后将肉冒煮变色捞出。然后在锅内换冷水后用中武火,待开锅后先下肉皮的肥肉部分。见开后用文火慢煮,放入大葱段、姜块、料酒等,煮制约两个半小时左右起锅,把肉轻轻捞出晾凉,切勿将肉皮或肥膘部分碰烂。
制作蘸白肉的佐料也很讲究,这与吃涮羊肉的佐料略不同。主要是以韭菜花、红酱豆腐汁、芝麻酱、甜面酱、生黄酱、卤虾酱、酱油、老陈醋、辣椒油、香油等调制而成,另外还要佐以蒜泥、葱末、姜末、苏子酱等。
切白肉片是制作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既要切得薄而不碎还要肥瘦均匀,码放在碟子中既要美观大方又不能使人用筷子搛起粘连。切这种肉应用薄片刀轻轻地向瘦肉部位向下来回慢切,每切一片就要当即码放到碟子中,然后再如此切第二片。
http://s13/mw690/003dJzb5zy6Th7w1WHO5c&690
切好的白肉片
现在这个季节吃白肉一般都是讲究热吃,一定要将切好的肉片放到笼屉中用热气串一下,这样制作的白肉就与刚刚煮出来的味道有所区别了,不仅肥而不腻还有那种烧燎的灸味。
白肉皮还可以切成寸丝凉拌,这是一道附菜,也算是一道所谓:“楼上楼的菜”。是先将黄瓜去心后把黄瓜皮顺着也切成寸丝,再用盐抓一下后空出水分。把青、红辣椒切成寸丝少许,放入大碗内再将白肉皮丝和黄瓜皮丝加老陈醋搅拌,然后再按顺序码放碟子内加香油或热花椒油就算告成了。
如果还有很多热炒菜肴,也可以不吃蘸佐料的白肉,拌一碟“蒜泥白肉”。这是吃白肉的简单吃法,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家常菜制作毕竟不同於市面的饭馆口味。将切好的肉片装碟,浇上酱油、老陈醋、香油调制的三合油,再洒上蒜泥,这样就可以了。当初,这道蒜泥白肉也是将那些佐料放在另外一个小碗里,如同吃白肉一样蘸着吃的,后来因陋就简便将佐料洒在肉上了。
在冬至这天除了吃白肉还要用白肉汤煮馄饨,这种馄饨可与上海的大肉馄饨或大菜馄饨不一样。是用瘦猪肉馅加青韭为主料,用最薄的馄饨皮包出最小的馄饨。碗里加北冬菜、虾米皮、紫菜、香菜、香油、酱油、老陈醋、胡椒面,用白肉汤沏开后再放煮熟的馄饨。当时的老北京人过冬至称“吃馄饨”为“喝馄饨”,其实最注重的就是那一碗白肉汤。
白肉还可以做打卤面,这种卤全凭这锅白肉和汤为主料,老北京的冬天吃打卤面如果不用白肉就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打卤。
现在我们常吃的涮羊肉也是从满洲人的白肉火锅发展来的,最初北京人吃锅子都是猪肉或鹿肉为主料,没有用羊肉片或肥牛肉片的。这种白肉火锅的用料都是熟食,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白肉。其它还有炉肉丸子、炸豆腐、酸菜、粉丝等,蘸的佐料还与吃白肉的佐料一样。如果在锅子里放上些菊花,就是北京最著名的“菊花锅子”。
这种火锅是当年祭祀传下来“一品锅”的发展,那是将白肉汤与白肉以及其它菜一起炖的菜。一品锅是用大锅制作,每样菜装到碗里再放到桌上,因天气寒冷不免容易放凉,后来为了方便才发展为白肉火锅。
老年间的北京人吃白肉一般都不吃主食,只是与烧刀子或老白干为伍。只有女眷才用烙饼或杂面为主食,当然以棒子面的烤窝头片或贴小饼子为主食也别有一番口味。吃完白肉还要再来碗热豆汁,这才是正宗开胃的最佳饮料。家父张振啓先生是行医几十年的老中医,如今仍在北京同仁堂应诊坐堂治疗皮肤病以及内科杂症。如今在各种营养药品层出不穷时代,怹反而经常向索要营养药品的病人再三叮嘱说:“先天取自之于父母,后天取之于脾胃。一种是直接补充的营养,另一种是促进脾胃吸收平时饮食的营养。不用吃什么营养品,喝点豆汁儿就是您的营养液,吃多少白肉都能化成您身体需要的营养!”
煮白肉——这道北京人当年最常吃的家常菜基本上在我们的家庭餐桌上消失了,现在人们可能认为多吃猪肉对身体不好,能够导致患心脑血管疾病。其实我们平时吃的肉并不太多,而是那些垃圾食品吃得太多了。如果每天在家中自己做几道少油多肉的家常菜,每天再坚持有规律地锻炼身体,不去饭店或餐馆去吃那些招牌菜,少去应酬那些无聊的酒会和品尝显见的海味山珍,那么我们的身体就不会弄得这般模样了……
(原载《北京纪事》2006年12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