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西北旅游》之“慢步”
张卫东
我认为《西北旅游》杂志早已经不是漫步西北的旅游指南啦!
近来,这本杂志的观览文辞隽秀潇洒,文化景点与路线安排井然有序,但我认为此“漫步”非彼“慢步”。
如今之游玩,须慢下脚步来,领略西北的天地人情。用自身气场去亲近这里,亲近这里的一切才算漫步。当然,这里也要对我们的杂志用慢步的眼光仔细阅览,其中必然迸发出您所需要的资讯掌故。
自古以来俗与雅的分别就是多与少的关系,时间短的游走方式旅游不如不游,这就是快与慢的览胜境界。快速旅游好比是为了填饱肚子的快餐,而慢步旅游则是高雅的华堂筵宴。如此说来旅游的境界必然凸显,这俗雅区别就是快者为俗慢者为雅也。
西北的自然风光人文胜迹不计其数,而此种览胜概念必须要“慢步”才能得其三昧。自西安到华山、秦岭、骊山、宝鸡、汉中、天水、兰州、敦煌、西宁、六盘山、延安等地,不用慢步品味很难了解西北的江山胜迹。如果不去与民众接触一定不知道那里以佛、道、儒的圆融思想,而伊斯兰教的内敛还原了千百年来的清真古教。
我们暂且不去追寻那千年的长安锣鼓,亦不必在古调重弹中去体验那铿锵的秦筝;至于不绝于耳的胡胡与月琴,伴随着丝丝拉拉的秦腔一声吼,也不是我们追逐观看的社火表演。不过您要是在文庙碑林中默念几句太白诗句:“长相思,在长安”,相信您就一定要回到那千古悠悠岁月中……
相思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在长安相思却不比其它地面。我在华清池景区规划时,第一心境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乞巧爱情之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梦回萦绕的在耳际游荡。看着在华清池前新发掘的梨园文化遗址,不禁思想起坐部伎与立部伎的梨园供奉们爨弄着《霓裳羽衣舞》,而骊山之巅的朝元阁、长生殿遗址还可以看到到明皇贵妃乞巧的印迹……
http://s10/mw690/afea0a43td2c9a19b0669&690
陕西省西安市骊山附近的兵马俑7、8号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