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教学设计

(2017-05-31 18:29:49)
分类: 转载

教材分析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是教科版五下科学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七课,本课是在前几课的认识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四季的成因,通过让学生根据(模拟实验)不同季节杆影变化的特点来推测地球所处的季节和四季的成因,让学生明白四季与太阳直射或斜射有关,即与太阳高度有关,与地球离太阳远近无关。教材的设置先介绍了古人研究四季的方法,再设计模拟实验寻找与古人研究相符合的规律。然后进行深入分析,杆影长度的变化与太阳照射角度的关系;太阳照射角度与温度的关系。在次基础上分析南半球的情况,最后分析得出四季成因。

学生情况分析

课前了解到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知识掌握很熟,并对四季现象感受很深,但对四季成因的认识是全然不知,连任何猜测都没有,足以见得本课的知识实在离学生的概念太远了,对于他们来说很难相通。在进行模拟实验时,对实验的操作要求的控制将影响着实验中阳光直射点的变化,如果实验中地球转动的轨道、和地球倾斜的角度不控制好,阳光直射点的变化规律就会出现偏差。所以对学生来说,做好这个实验有一定的困难,需要一定的指导和提醒。

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课件展示四季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年四季的美景,继而产生探究一年四季形成的兴趣,通过模拟实验、完成实验单等一系列教学环节理解四季产生的原因。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是《地球的运动》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涉及到地球公转的相关内容。在教学的安排上,我将这一课的内容分为四个主要环节。

首先通过展示四季图片、交流四季感受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第二环节是探究地球四季的成因。这部分分为三部分,首先模拟地球公转,为后面的模拟四季成因实验奠定基础;然后分析古人的研究方法,激发学生产生怀疑,引入下一个环节;最后设计模拟实验寻找与古人研究相符合的规律,使学生在赞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获得自我肯定,享受学习带来的愉悦。

第三环节是深入分析,最终理解四季的成因,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第四个环节是拓展环节,根据北半球的情况分析南半球,科学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科学素质,这中间就包括正确的分析和推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过程与方法

Ø  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模拟实验

Ø  在模拟实验中,将地球仪上杆影的长度变化,结合古人的观察结果,作为判断地球季节的依据

Ø  从导致杆影变化的原因,推想出四季的形成与地轴倾斜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理,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四季成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究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且方向不变是四季第二成因

教学准备

地球仪、蜡烛、大头针、橡皮泥、手电筒、模拟实验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四季图片)我们每年都要经历春夏秋冬,在不同的季节中,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正如同学们所说,春秋气候宜人,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四季交替,循环往复,年年如此。同学们想过没有,四季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引出课题: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二、模拟地球公转,展开研究活动

1、经历一个春夏秋冬,是多长时间呢?根据这一点请你推测:四季的形成和地球的哪种运动有关呢?为什么呀?

2、模拟地球公转

接下来我们就来模拟地球的公转,谁愿意带着我们大家一起来模拟地球的公转。你打算怎么做?请一个学生做模拟公转活动,其他学生共同观察并随时纠正模拟公转中地轴倾斜状况。

3、引出研究线索

谈话:地球公转一周,就经历了一个春夏秋冬。在刚才模拟的过程中转到什么位置是什么季节你能确定吗?实际上,对于四季的研究,我们人类很早就开始了。我们先来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他们利用立竿见影的方法来观测四季,不同季节,在同一个地方立上同一根标杆(课件展示),在正午时分观测杆影的长度,古人在长期的观测中,发现杆影长度是有规律变化的,大家请看(课件展示)。

三、实验探究,寻找与古人研究相符合的规律

谈话:看到这大家一定在想真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吗?不如我们就再现古人的研究过程。

1、请同学们考虑需要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说出需四个地球仪)

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1)打算如何做模拟实验

(2)实验时地球仪的位置应如何摆放

(3)实验过程中需注意什么

3、汇报交流,确定实验方案(课件展示温馨提示)

4、开始实验(有一组是拆掉地轴的地球仪)

5、汇报实验结果,并与古人的研究结果对比。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特殊组的现象,引出四季的第二成因,地轴的倾斜

四、深入分析影长变化与阳光照射的关系

1、分析影长变化与太阳照射角度的关系

其实影长的变化还只是我们看到的一个现象,为什么古人可以通过影长来判断四季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的进行分析,我们在上学期学过光影知识,大家一起来看,当太阳的照射角度由小变大的时候,影子是怎么变化的(课件展示)?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杆影长度的变化说明太阳照射角度有什么变化呢?

2、分析太阳照射角度与温度的关系

那么太阳的照射角度和温度又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让我们做一个小小的实验:用手电筒照射桌面,照射角度由小变大,观察一下照射在桌面的光斑有什么特点?(或用课件直接展示,随时间而定)

3、总结:通过刚才的分析研究,我们明白了(课件展示)

影长---照射角度小----光弱----温度低---冬天

影短---照射角度大----光强----温度高---夏天

五、总结扩展

1、今天通过一节课的时间,研究了一年四季的形成,为什么一年会有四季呢?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地球上四季形成的原因。

2、我们一直在关注北半球,南半球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