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针灸之父:Benjamin Bache Franklin(1792–1864)

标签:
针灸历史对外传播美国 |
美国在欧洲的西方,中国早期文献称之为“泰西”。美国所在的美洲长期处于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状态,直到1492年哥伦布在沿着大西洋向西探寻通往东方的航路才发现这块“新大陆”。1590年,葡萄牙人率先开辟了亚洲至美洲的航路。1784年8月,也就是美国宣布独立刚刚8年之后,第一艘来自美国的商船“中国皇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抵达澳门和广州,标志着美国直达中国航线的开通。据文献记载,1785年,美国商船“巴拉斯女神号”载着3名中国海员从广州到达美国东海岸的巴尔的摩。1820年,美国移民局首次将华人赴美情况记录在案[1]。十分巧合的是,针灸在美国的最早记载也是1820年,只不过这次针灸的传入是经由欧洲。在1820-1850的近30年时间里,针灸在美国出现了小范围的流行,主要在东海岸的一些城市,特别是费城地区,此后则被遗忘,可能只在少数亚裔人群中流传。
http://s6/mw690/afdf12f6gd756dfa64855&690Bache
图:《中国皇后号》英文版封面(1984年)
针灸在美国的早期传播历程中,本杰明·巴彻·富兰克林(Benjamin·Bache Franklin,1792–1864年)发挥了重要作用。巴彻是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美国第一位驻外国(法国)大使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的曾孙,1814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军队做外科医生,两年后回到费城从事个体医疗工作。1824年,他被任命为费城一所监狱的助理医师。大约在此前后,巴彻加入了希波克拉底卡帕拉姆达协会(Kappa Lambda Society of Hippocrates)。该协会是美国的第一个医学行业组织,具有理想化和秘密的性质,是由肯塔基州特兰西瓦尼亚医学校的布朗(Samuel Brown)教授在1799年创立的。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医学科学发展、交流有趣的医学病例和新发现,以及化解医生之间的矛盾,1847年成立的美国医学会(AMA)的“医学伦理准则”的蓝本就出自这个协会。这个协会还主办了季刊《北美内外科医学杂志》,主要发表原创性研究、病例讨论及书评等,巴彻是7名编委之一[2]。在这里细数巴彻的履历,是因为他在针灸方面的重要工作都与这些经历有关。
http://s16/mw690/afdf12f6gd756e68eec1f&690Bache
图:Benjamin·Bache Franklin的肖像(绘制年代不详)
他的第一项工作是首次将欧洲的法文版针灸专著《针刺术研究报告》介绍到美国[3]。该书作者莫兰德(Morand J.)是法国巴黎圣路易斯医院医生,师从法国著名外科医生和解剖学家克劳奎特(Jules Cloquets,1790-1883年),他们二人都亲自采用针刺治病,并且也监督其他医生的针刺操作。在《针刺术研究报告》中,莫兰德记述了他本人对针刺的观察,还主要介绍了荷兰医生瑞尼(Willem Ten Rhyne,1649-1700年)和德国医生甘佛(Englebert Kaempfer,1651-1716年)有关针刺的文献。此外,他还对19世纪初期欧洲开展的一些针刺研究予以评价,如Berlioz(1776-1848年)设想在针灸针上通电能提高针刺的止痛作用,Bretonneau(1778-1862年)在动物身上进行的针刺试验等。据记载,正是希波克拉底卡帕拉姆达协会的创始人布朗教授把这本法文书介绍给巴彻,并且建议他翻译成法文,目的是使得美国医生能够学习并且使用这种方法[4]。布朗教授之所以把这个任务交给巴彻,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巴彻是《北美内外科医学杂志》的编委,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巴彻的妻子是法国人,会在翻译方面给予帮助。巴彻很快将《针刺术研究报告》翻译成英文,于1825年在美国出版[5]。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法文版的出版日期也是1825年!
巴彻的另一项创举是将自己的针刺治病经验撰写成论文并发表在美国的医学杂志上。据巴彻介绍,除了所翻译的法文针刺专著,他还通过在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诸多病例报告,了解到针刺疗法对多种病症的效果,留下很好的印象,因此决定找机会尝试这种治病方法。1825年夏天,几乎在翻译法文针刺著作的同时,巴彻就开始了针刺的临床试验。作为费城一所监狱的助理医生,他可以在犯人身上进行针刺。在西方,利用犯人进行医学试验是一种传统。1721年,英国伦敦一所监狱的6名犯人被赦免,条件是接受天花接种试验;在19世纪早期,美国一些医生利用非洲裔美国奴隶研究中暑、伤寒,以及乙醚的麻醉作用和多种外科手术[6]。在欧美,针刺疗法被视为一种外科手术,并且看起来十分恐怖,首先在犯人身上试验,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尽管巴彻不是第一位使用针刺治病的美国人,但以他所翻译的第一部针刺专著和第一篇针刺试验论文,称他为“美国针灸之父”并不为过。
[1]张晓涛. 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世界民族,2007,(5):48-56.
[2] Wood G B. Biographical memoir of Franklin Bache, MD. Philadelphia: J.B. Lippincott & Co., 1865, pp. 6-8.
[3] Morand J. Memoire sur l’acupuncture duivi d’une seriedD’observations recueillies sous les yeux de M. Jules Cloquet. Paris: Impr Didot Jeune, 1825.
[4] Michael Devitt. Franklin Bache: A Pioneer of American Acupuncture. The American Acupuncturist, Fall 2010, Vol. 53:14-17.
[5] Morand J. Memoir on acupuncture embracing a series of cases drawn up under the inspection of M. Julius Cloquet.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Franklin Bache, MD. Philadelphia: Desilver, 1825.
[6] McNeil PM, The ethics and politics of human experiment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and: Kuhse H, Singer P (eds), A Companion to Bioethics, Wiley-Blackwell,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