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七夕乞巧果美食面食 |
分类: 面食 |
今天是七夕乞巧节,这个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过去的农历的七月初七,是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这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用精美小巧、惹人喜爱的乞巧果来祈祷福禄寿。而关于七夕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则是大家最为耳熟能详、出口成章的故事。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这样写道:“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所以当今七夕节成了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有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以前过七夕节时,磕过二次乞巧果,但做出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昨天傍晚,自己感觉嗓子疼及咳嗽减轻点了,临时起意发面磕乞巧果。我同学AiHua带着外孙小美从上海回来一个月了,因为AiHua一直在照顾年迈的父母,我们还没有见面。昨天她打电话告诉我,照顾完父母了,要来看我,被我给拒了。因为我感冒咳嗽,怕传染小美。一想明天是七夕节,如果能带上乞巧果看小美,小美会有多么得开心啊!没有想到,昨天夜里做的乞巧果棒极了,乞巧果外酥里暄,色香俱全。今天趁早写博文,给想学做的朋友提供最佳制作方法。
http://s5/mw690/003dEFxhzy73UoLiXLS64&690
做法:
1.用料理机把鸡蛋4个棉糖120g 打起泡为止,备用。
2.面包机加猪大油60g、花生油70g 、打好的鸡蛋糖液和130g凉水,加面粉1000g、加酵母20g活面。
3.活好的面静止醒30分钟(见面起孔了,就是发好面了)。
4.揉面时,一点干面粉都不要加,只需加一点花生油就可以了,这样既不粘面板,也不粘手,更不粘小果模子。
5.把揉好的面擀成长条,切成小块(按摸子大小切),把光滑面放到模子底部,然后用手按按,全部按好后再磕。
6.把烤箱盘底摸点花生油,把磕出来的小果摆放好。
7.最普通的烤箱(没有温度设置那种),定时6分钟。自动停后,千万别急,让小果自然上色(也就1-2分钟的时间),打开烤箱门,把没有上好色的小果,用筷子翻一下,关上烤箱门再停1-2钟就ok。
http://s7/mw690/003dEFxhzy73UoYfaFof6&690秘笈:
1.提前把肥猪肉靠好装碗里,放到冰箱里冷藏凝固好。在和面时加60g凝固的猪大油,一是酥,二是小果放久了不干。
2.揉面时,千万不要用面粉做布面,把手摸点花生油揉面,做到不粘面板、不粘手、不粘模子。
3.乞巧果关键在活面上,面偏硬,这样出形。
好了,不啰嗦了,赶紧做吧。
歌曲《风筝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