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学坤坤
(2021-04-28 08:32:08)
标签:
财经股票 |
分类: 股票分析 |
贵州茅台公布一季报了,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贵州茅台无论在营收还是利润增速上都大幅放缓。放缓的理由太多,结果是不会改变。
最可怕的是茅台如果跌破20日线,带动了各类茅的下跌。
不过坤坤执掌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432万股,持股比例0.34%,新晋第九大股东。
公募的思路非常明确,寻找各类业绩持续增长的大消费公司,宽幅剧震也不怕,持有三五年也能等,散户投资者能做到么?
坤坤一直在加仓上海机场,目前股价跌破50元了,创两年新低,普通散户能做到么?如果他们做不到,就别跟风。
... ...
基金重仓股最近一波杀的挺厉害的,赣锋锂业、比亚迪、贵州茅台等等,最好的走势是区间震荡,每次反弹10%左右,接着跌回来,展开拉锯战,等到三季报或者年报。
官方数据:中钢协数据显示,到3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升至136.28点,比年初上涨9.44%,同比上涨37.37%。
一季度,会员钢铁企业营业收入15417亿元,同比增长52.28%;实现利税1004亿元,同比增长159.94%;利润总额774亿元,同比增长247.44%。
这就是光头二季度看好钢铁的原因,期货市场继续避空,带动钢材涨价,也就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业绩增速非常明显。
虽然昨晚螺纹钢期货价格下跌,单日走势不改变长期趋势,就是光头所说牛市不要猜顶部的逻辑,直到市场产生泡沫了,才考虑离场。
对于顺周期的钢铁、煤炭、有色,涨价的逻辑还在,跟去年白酒、猪肉涨价是一个逻辑,最后实实在在体现在业绩上面,一旦价格上来,跌下来就很难了。
... ...
二胎概念大满贯
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日前发布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昨晚跟朋友聊天说:银行也开始关心计生工作了。
券商老大同样关心计生工作,中信证券认为,“十四五”规划全文提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预计放开三孩生育+逐步鼓励的政策组合,可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的政策目标。
就目前政策我们不去猜测,就目前新增人口恐跌破千万,我们人口红利消失。
如果放开你会生二孩、三孩么?大部分人会说不生的,现在生育观念彻底改变了。
生得起还需要养得起!我家两个小孩,两个孩子每年的成本需要10万左右,老婆不上班陪同。
3岁前奶粉是大头,幼儿园大多数是私立的比较费钱,小学开始各种兴趣班费钱,中学、高中开始文化课辅导了烧钱,大学学费生活费烧钱。
重视教育的家庭一年少则5万,上不封顶,一个上海朋友说,他们小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每年的成本就20万以上,这个我们不攀比。
三线以上的城市已经接受了一个孩子,不在乎老人说的多子多福,目前只有潮汕人喜欢多生。
所有二胎目前也只是炒的概念,短期有望延续,对于未来新增人口数量还是比较担心的。
最可怕的是茅台如果跌破20日线,带动了各类茅的下跌。
不过坤坤执掌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432万股,持股比例0.34%,新晋第九大股东。
公募的思路非常明确,寻找各类业绩持续增长的大消费公司,宽幅剧震也不怕,持有三五年也能等,散户投资者能做到么?
坤坤一直在加仓上海机场,目前股价跌破50元了,创两年新低,普通散户能做到么?如果他们做不到,就别跟风。
... ...
基金重仓股最近一波杀的挺厉害的,赣锋锂业、比亚迪、贵州茅台等等,最好的走势是区间震荡,每次反弹10%左右,接着跌回来,展开拉锯战,等到三季报或者年报。
官方数据:中钢协数据显示,到3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升至136.28点,比年初上涨9.44%,同比上涨37.37%。
一季度,会员钢铁企业营业收入15417亿元,同比增长52.28%;实现利税1004亿元,同比增长159.94%;利润总额774亿元,同比增长247.44%。
这就是光头二季度看好钢铁的原因,期货市场继续避空,带动钢材涨价,也就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业绩增速非常明显。
虽然昨晚螺纹钢期货价格下跌,单日走势不改变长期趋势,就是光头所说牛市不要猜顶部的逻辑,直到市场产生泡沫了,才考虑离场。
对于顺周期的钢铁、煤炭、有色,涨价的逻辑还在,跟去年白酒、猪肉涨价是一个逻辑,最后实实在在体现在业绩上面,一旦价格上来,跌下来就很难了。
... ...
二胎概念大满贯
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日前发布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昨晚跟朋友聊天说:银行也开始关心计生工作了。
券商老大同样关心计生工作,中信证券认为,“十四五”规划全文提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预计放开三孩生育+逐步鼓励的政策组合,可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的政策目标。
就目前政策我们不去猜测,就目前新增人口恐跌破千万,我们人口红利消失。
如果放开你会生二孩、三孩么?大部分人会说不生的,现在生育观念彻底改变了。
生得起还需要养得起!我家两个小孩,两个孩子每年的成本需要10万左右,老婆不上班陪同。
3岁前奶粉是大头,幼儿园大多数是私立的比较费钱,小学开始各种兴趣班费钱,中学、高中开始文化课辅导了烧钱,大学学费生活费烧钱。
重视教育的家庭一年少则5万,上不封顶,一个上海朋友说,他们小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每年的成本就20万以上,这个我们不攀比。
三线以上的城市已经接受了一个孩子,不在乎老人说的多子多福,目前只有潮汕人喜欢多生。
所有二胎目前也只是炒的概念,短期有望延续,对于未来新增人口数量还是比较担心的。
前一篇:4月28日利好及其影响个股
后一篇:周四需要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