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灾后 中国终于要对高频交易 SAY NO

(2016-01-01 07:00:00)
分类: 股票分析

彭博社报道,中国证监会准备对高频交易出台严厉措施,限制频繁撤单行为。这或意味着中国将成为继全球金融中心——美国后,第二个试图限制高频交易的大国。

据报道,中国证监会目前的草案中规定将对频繁撤单行为收取手续费,该法规可能于明年实施。

中国证监会认为,通过新法规的实施将使证券市场更加安全。具体来看,如果一个账户提交的订单中取消比例超过40%,则可能每笔交易被收取2元钱手续费。

“这些新规试图让市场更稳定,他们似乎做对了方向,”申万宏源证券交易员表示,“新规试图打击市场操纵,让投资者恢复信心,这些都是不错的进展。”

法兴评论称,对于合法的程序化交易者来说,新规影响不大,主要是那些原来滥用市场漏洞的“幌骗”操作会受到限制。所谓“幌骗”(Spoofing)主要是虚假报价再撤单,制造需求假象,诱使其他交易员入市,而从中获利。

6月股灾 高频交易站在了“风口浪尖”

事实上,自今年6月股灾以来,高频交易便进入大众视野,成为监管机构眼中加剧股市震荡的“元凶”之一。上交所今年10月便发布了程序化交易管理细则 征求意见稿,其中表示上交所对程序化交易者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证券交易予以重点关注:一个交易日内出现五次以上每秒申报5笔;一秒内完成申报并撤销申报, 且日内出现3次以上;日内申报2000笔以上等。

因此,“幌骗”行为也成为了中国打击股市操纵的最新目标。中国证监会曾表示,程序化交易具有频繁申报等特征,产生助涨助跌作用。

今年11月初,市场曝出“伊世顿”以680万本金在股指期货市场上狂捞20亿的大案,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量化交易案件。

据新华社此前的报道,在伊世顿一案中,伊世顿通过高频程序化交易软件自动批量下单、快速下单,申报价格明显偏离市场最新价格,实现包括自买自卖在内 的大量交易,其平均下单速度达每0.03秒一笔,1秒内最多下单达31笔。据统计,仅6月初至7月初,该公司账户组净盈利就达5亿余元人民币。

具体而言,他们就是通过国内相关人士开设众多个人账户或特殊法人账户,在不同账户之间进行高频交易。同时与国内某些期货公司悄悄“合作”,通过各种方式隐藏其高频交易操纵股指期货价格的痕迹,躲避相关部门的监管。

“据说,伊世顿这家公司就是通过期货公司人员对高频交易软件与账户组合进行伪装,躲避相应的政策监管。”一位私募机构负责人直言。

680万本金狂赚20亿的“幌单”(spoofing)策略

从某种意义上说,幌骗类似于“钓鱼”,是一种市场操纵行为。交易员故意抛出一个诱饵,引诱投资者上钩。诱饵很快消失了,但投资者已经上钩。接下来,是用小鱼钓大鱼,还是拉网上岸,就看交易员的心情了。

“幌单”是这样一种行为:虚假报价再撤单,即先下单,随后再取消订单,借此影响股价。“幌单者”(spoofer)通过假装有意在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制造需求假象,企图引诱其他交易者进行交易来影响市场。通过这种“幌单”行为,“幌单者”可以在新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从而获利。

“幌单”的具体操作如下:(1)交易者大量买入或者卖出有价证券;(2)市场对上述行为作出反应,促使证券价格上升或者下降;(3)一旦市场作出反应,交易者立即取消交易;(4)交易者利用市场的反应真正地买入或者卖出证券。

具体说明,网上参考被美国法院判罪公司Coscia的实战操作。

高频交易员董可人在国内某问答社区称,简单说,Coscia这个策略就是先在市场一边(比市场的卖价低,或者比市场的买价高)挂个小单,再在另一边挂一个大单使得人们相信有超额的买压/卖压,从而诱使其他人来和他之前那个小单成交,之后立刻取消大单,然后反向操作。这样每次成交的小单都是有利的价格,通过高频操作来累积利润。

他称,不觉得这个策略从本质上和其他高频做市商策略有什么不同,它要靠两次反向操作来盈利,实际上赚的也是中间的那一点 Spread,也是一个流动性策略。而且从描述上看,它做的品种需要 Spread 本身比较大,才可能通过挂大单来形成诱导,而 Spread 大说明这个品种流动性是比较差的,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它还促进了流动性差的品种的交易。

本文来源于财联社,不构成买卖建议,仅供参考,风险自担。更多个股信息关注公众微信:股海光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