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彩绘

(2022-06-21 22:39:57)
分类: 宝宝笔记

 

                    彩绘

         前文曾写过小孙女“画画”,那所谓的画画,最多只是在纸上乱涂:一圈一圈,一道一道,以圈为主,十字八道,左右开弓,上下翻飞。有那么几天,“画画”成了小家伙的最爱,只是,自认为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所谓“画画”早已成了明日黄花。

         凡走过的路,都留下脚印。孩子的脚印留得特别快:垫子、粮食、钻柜子,跳沙发,甚至涂鸦都很快成了脚印。至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虽然恍如眼前,却早已成了昨天。

 

                    彩绘

 

 

         这次所谓的“彩绘”,其实就是在身上乱涂胡抹,只是貌似有点儿人体彩绘的意思而已。过去涂在纸上的彩绘,终于涂在了身上,这对小孙女来说还是第一次。

         今儿天太热,各色预告,甚至是预料,最靠谱的恐怕到目前为止,就属天气预报了。预报说热,那是真热。至于其他的诸多预言、许诺、愿景,只能说“现状不可描述,未来无法预测,一切皆有可能”。

         因为没有出门,小家伙照例翻起各色绘本,犹如念经一般,嘛咪嘛咪一番过后,便玩儿起了她经常玩儿,现在仍在玩儿的马克笔。

         玩儿马克笔,对小家伙可能也算得上技术活了。仅仅打开拉锁封闭的“容器”,把马克笔释放出来,就耗费了小家伙八成功力,并且这也是直到现在才刚刚掌握不久的技术。然后便是翻来倒去,拿出来装进去,排排队,站站岗。玩着玩着,一不留意,虽“身无彩凤双比翼”,却“体有涂鸦处处飞”了。

         先是在手上,进而在胳膊上,然后便是在腿上、脸上、甚至在衣服上极速蔓延,迅速传播。

                     彩绘

 

                    彩绘

 

 

 

                    彩绘

 

                    彩绘

 

                    彩绘

 

         封当然是封不住的,玩儿在兴头上,小家伙是不愿意住手的。关键也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情,制止了两声,没有达到效果,也就随她去了。

         诸如此类,并不会产生极端恶果,自我放飞,释放一阵子,稍微上点儿技术也就戛然而止了。

         需要时间纠正的,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很多时候,顺势而为比强行制止对孩子而言更大有裨益。

         非常不赞成总是不断制止孩子扩大自身认知领域的边界探索,每一种新的尝试,对孩子而言,都是对外部世界经验的获得。

         孩子玩儿的时候,不要太“洁癖”了,弄身上点儿土,哪怕是泥,包括色彩等,没有啥大不了的,了不起洗洗涮涮费点劲,这同孩子玩耍过程中的美好体验相比,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对孩子而言,玩耍对象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儿的,过后再想让孩子玩儿这些东西,她根本不会再玩儿了。即便还玩儿,和当初玩的体验早已是大相径庭。

         小姑娘愿意做的事情,即便拧着劲也会想办法去做,有时候就瞅着你的脸,得寸进尺,做起来之后便极不愿意受到干扰。即便有干扰,她也会权当没有听见,继续我行我素,比如这番“彩绘”就是如此。

         并非没有制止,只是制止没有到决绝的程度。像这类事情真的决绝起来,除了对家长保留点儿面子之外,对孩子没有半点儿好处。

         不愿意做的事情,坚决不做。想指使小家伙做点儿事情,才这么小,基本上就给你来耳旁风了: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我自岿然不动,谁奈我何?

         当然,夸夸,有的时候也能颠儿颠儿地如你所愿,只是落空的机会要大得多。

         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从来不回答,有些明明门清的问题,就因为不愿意回答,便拿“不知道”应付。绝大多数时候“不知道”只是托词,可以视为小家伙拒绝回答问题的同义语。

         至于前文中曾经提到的动不动总是“NO”,很多时候也并非真的表示反对,大概率是一种表达习惯。因为很多明明希望做的事情,小家伙也总是先胡乱“NO”了再说。

        俗话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对不同年龄段儿的孩子而言,恐怕更多是以年龄段群分的。

         这不,小姑娘好不容易混进了更“高大上”的圈子,却因为年龄原因,不太懂“高层”的规矩,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了。

         排队玩儿可以,报数也中,再一复杂,诸如“丢手绢”、“盘小脚”、“穿山洞,过大桥”等就开始赶不上趟了。具体表现,主要还是我行我素,既不懂规则,也不按规则来。

         小孩子的“群”首先必须与年龄段儿相匹配,否则便会出现鸡同鸭讲的局面,结果玩儿起来,大家都不得开心颜。

 

                    彩绘

 

                    彩绘

 

                    彩绘

 

                    彩绘

 

                    彩绘

 

                    彩绘

 

                    彩绘

 

                    彩绘

 

                    彩绘

 

         不知为什么,最近小家伙发脾气的概率突然增多起来。或许是又长大一些的另类表现。

         穿不上鞋,提不上裤,拿不出玩具,掰不开食物等都可能引起小姑娘发脾气。

         这不,自己穿裤子的时候,总把两条腿伸在一个裤腿里,就开始起急了。当笔者试图帮忙的时候,直接触发了小家伙不可理喻的哭闹。

         貌似受尽委屈的哭喊声,惊动了妈妈和奶奶,两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天而降,在安慰小家伙的同时,一种狐疑的面部表情对引发孩子哭闹的原因表达了深深的不安与担忧。虽然原因尚未明了,异样的目光已经犀利起来。

         哭的那么凄厉和悲伤,谁能想到仅仅是因为自己穿不好裤子导致的呢?

         误解无处不在,关键如何对待。

         许多哭闹只是一种借题发挥,背后热了、冷了、渴了、饿了等等,总之不爽了,都可能触发小家伙的哭闹。对俺家小姑娘而言,多数则是搞不定手头的“活计”,恨自己的铁不成钢所致。手脚有些笨,毫无疑问是俺家小姑娘的短板。

         哭闹当然是一种病,一种需要对症下药才能治愈的任性病。也是孩子成长到一定程度学会利用家长爱心的毛病。

         无论是病,还是毛病都得治,但不能操之过急:允许犯,但需要不断改善。成长中有许多烦恼,如何改掉任性的毛病是最持续的很难一蹴而就的烦恼。

         无论“彩绘”,还是“哭闹”,都是小家伙进一步成长的外在表现形式,如何让彩绘发扬光大,让哭闹适可而止才是家长需要理性对待的问题。

 

                    彩绘

 

                    彩绘

 

                    彩绘

 

                    彩绘

 

                    彩绘

 

                    彩绘

 

                    彩绘

 

                    彩绘

 

                    彩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招呼
后一篇:玩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