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儿早晨天气不错,空气一般。
透过窗子望去,近处有楼台,远处似“仙山”。
朦胧也是一种美,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霾间猜峥嵘。
孙女儿起来扒底了一番自己的小人书,挑出了总是习惯让读的几本,一番“爷爷,帮我读读,谢谢你”之后,叽里呱啦演绎了一阵子,便又玩儿自己的去了。
来到书房,打开电脑,本想修订一篇“说藏”的旧文,小孙女儿背后又喊起来了:“爷爷,看看”。
回过头来,小孙女儿的“杰作”拔地而起:几盒方便面矗立起来。

看到一脸期待表扬的小孙女儿站在身边,笔者便不吝赞美地夸奖了一番,小孙女儿满脸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来到客厅,摆弄了一番“谷物”后,面对奶奶写在黑板上的几个字,指指点点了好一阵子,便高高兴兴地跟随奶奶出门了。

11点半钟奶奶打来电话,说小孙女儿可能饿了。
整好面条,敲门声就响了。
开开门之后,本想接接小孙女儿,小孙女儿一脸不高兴地后撤着,嘴里还直喊着:“不不”。
因为奶奶说把钥匙忘在了楼栋门上,笔者便匆匆下楼而去,回来后就听到了小孙女儿非常不愉快的哼唧声,盛出的面条也不肯吃。

不一会儿就满脸泪花,一腔哭声,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地闹了起来。

问原因,奶奶也不知道,说下楼也不咋玩儿。
只好用喝奶转移孩子的情绪。
孩子答应后,趁奶奶冲奶的机会,笔者再接近孩子的时候,小家伙很乐意地扑到了笔者的怀中,只是嘤嘤惙惙的哭泣一直没有停下来。
喝完一瓶奶之后还要喝,奶奶再冲的间隙,躺在床上的孩子仍要笔者抱抱,直到第二次喝过奶,小家伙才算逐渐平复下来。
不一会儿功夫,孩子便进入了梦乡。


一场不明原因的闹人,就这样像旋风一般,呼啸而来,悄然而去。
可能是闹瞌睡了吧。
不过根据奶奶后来的回忆,至少有一点儿是触发孩子闹人的关节点。
奶奶推着孩子转了很远之后,因为孩子总不下地玩儿,还想朝更远的地方去,况且又该吃饭了。奶奶便说,妈妈该回来了,于是,径直打道回府了。
到了家门口,看见没有妈妈的车,知道妈妈没有回来,便带起了哭腔。
回到家之后,确认妈妈真的没有回来,情绪一下子就爆发了。是不是有点被骗的感觉蕴含其中?
情绪管理对成人都是问题,对孩子更是如此。
真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闹人。
出师有名,闹人有据。闹闹更舒心,那就闹吧。

前天在一幼儿园门前

前天在超市

前天口中念念有词:钓鱼竿,小猫钓鱼
2021102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