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手出现拉,一,右肩跟住球的引,二,左肘固定,宁肯贴身顶到身前左前侧,

(2024-11-01 13:28:13)
标签:

健康

体育

文化

娱乐

杂谈

分类: 24年25年的球
      昨天拍视频发现,我的正手有了进步,但是重心转换还是不好。这个进步是明显的,必须肯定和坚持下去的。这里记述下这个进步。
     基本还是接上篇博文,这个来源于刘诗雯的正手练球和王楠教女的正手两髋视频。现在感到,学习了刘诗文,这样的摆臂,我的正手快要出现拉球了,控球也好。可以让球在板子上多停留一会。、
      但还是没有学习到王楠教女的精髓。相信如果这一点也到到账的话。我的正手就完美了。
       现在我把我的进步,从里到外,简述如下:
       先说最核心的:
        左肘旋前,肘尖顶前,也就是小臂外旋,宁肯贴身顶到身前左前侧,这样再去触球,如同一个i。与此配合的是右髋的先外展,再前顶。
        再出一层:就是左脚尖和右脚跟内侧。这动态下的两点,可以形成四分一圆球,就是击球是半球圆的,我的动作也是半球圆的。(备注一下:写到这里,突悟一点,我在动态下做此两点,还要配合右肩和左膝分外于此点右侧,如能做到,重心转换也可能会有)
        再出一层:也就是这一次的进步,最外向显现,就是我的左臂,肘始终在身体左侧,不后不前,这样便于绕圆,抡圆,且能成四分一圆球。与之配合的,是击球的肘占击球点。
        再出一层:就是右肩右肩窝的跟住球的引,向左扇一下,相配合的左脚尖和右膝,甩后,有个教练级的球友说是甩胯,(再备注一下:此时定要注意,胯定要在右脚尖和右膝右侧,不可后侧。不然,痼疾又犯)
         现在说完了,回头注意的是,我说的每一层,都是两个点。说一个,配合一个。实际是两个。我想这应该也是正手的难所在。我已经做好一个点了,再找另一个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