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评课
(2013-04-04 15:20:44)
标签: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课后反思评课教育 |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阐明昆虫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3、尝试独立完成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4、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昆虫翅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小结,使学生形成总结回顾所学知识的巩固、复习的习惯。
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各种昆虫及翅的形态,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
2、通过对本章总结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确立爱护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1、昆虫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昆虫的翅和鸟的翼有何异同。
教学方法:
观察式、启发式、举例法、比较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生活中熟悉的昆虫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制作鸟的翼与昆虫的翅对比图片,投影几种昆虫翅的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找出诗中描写的生物。
师;提问;鸟类十余飞行的主要特征?
生;回答。
生:其余的学生作补充。
师:同学们观察这些昆虫都有哪些结构?
生:学生回答都有足、翅。
师:讲述现在已经知道的昆虫种类超过了100万种,是动物中数量最多的,分布十分广泛。它们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有三对足,多数有翅。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能飞行的动物。
板书:第三节
师:让学生观察课本P24的“观察与思考”几种昆虫翅的图片。
生:观察、思考,并在横线上填写相应昆虫的名称。
师:投影课本 “观察与思考”中昆虫翅的图片,让两名学生上讲台来指出图片中与翅相应的昆虫名称,然后,师生一起讲评。
师:接着问: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昆虫具有上述的翅吗?举例回答。
生:举例回答具有以上翅的昆虫。
师:运用多媒体展示鸟的翼与昆虫的翅对比图片。
生:观看图片,比较鸟的翼与昆虫的翅的异同。
师:问:昆虫的翅与鸟的翼的结构不同,但就适于飞行来看有哪些共同特点呢?
生:学生分组讨论昆虫的翅与鸟的翼适于飞行的共同特点,小组间交流后,作小结。
师:小结昆虫适于飞行的特点。
投影:一、昆虫适于飞行的特点:
2、肌肉:发达有力。
师:那么翅对昆虫的生活和分布有什么意义?
生:思考,想象,回答问题。
师:昆虫的翅有利昆虫寻找食物,躲避敌害,寻偶交配,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所以,昆虫分布十分广泛,几乎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
师:下面以蝗虫为例探究昆虫的身体结构特点。
生:观看视频短片,观察蝗虫的身体结构特点。
师:蝗虫的身体具有哪些结构特点?
生:请各小组代表作小结。
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蝇、蛾、蝶、蜻蜓、蝗虫、金龟子等动物图像。
生:学生比较上述几种昆虫,找出它们的共同结构特点。
师:小结昆虫的结构特点。
投影:二、昆虫的结构特点:
身体分为头、胸、腹、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着生在胸部,身体表面有外骨骼。
师:讲述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了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
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蜘蛛、蜈蚣、虾、蟹的图片。
生:观看节肢动物的图片,找出节肢动物的共同结构特征。
师:归纳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投影: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2、体表有外骨骼。
3、足和触角分节。
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有空中飞行的动物,那么,动物的生活环境是否是单一的?举例说明。
生:举例说明动物的生活环境不是单一的。
师:许多动物的活动并不局限于水中、陆地或空中,而是跨越多种环境,如有些水中生活的动物要到陆地上产卵;空中飞行的动物仍以陆地或水域作为栖息地;有些动物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幼体生活在水中——如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师:概括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说你获得了哪些生物知识?
课堂练习:(投影)
板书设计;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
一.昆虫的特征
1.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2.两对翅膀,三对足。
3.体表有外骨骼。
三.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
2.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皮肤辅助呼吸。
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并注意到了章节性的的总结。另外,在课件制作上,多媒体手段的综合运用,活跃了课堂气氛,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并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习题处理过程中时间分配上不够完美,个别学生在下课时表格没有完成,虽然本节有章节总结的内容,但列表总结这一课后题应挪在下一节,内容安排上更合理一些。
在导入新课部分,可以尝试用大量的昆虫图片或示频短片效果也许更好些。听评课记录:
评课人:武学仁
任课 教师 |
宋丽焱 |
讲授 学科 |
生物 |
课堂 类型 |
优质课 |
共3节 |
地点 |
8.1 |
章节 题目 |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 |
|||||||
内容: 问诗中有哪些动物?引出鸟 问题:鸟类适于飞行的主要特征? v v v v v v v 新课题:昆虫 学习目标: 1.阐明昆虫适于飞行的特点; 2.概述节肢动物、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3.能举出能跨越不同环境的动物。 图片:我的翅膀在哪里? 与蝗虫翅膀相同的: 1:属直翅目 2:壳翅目 3:鞘翅目 4:鳞翅目 讨论: 1:昆虫的翅与鸟翼的结构是不同的。但就适于飞行来看有哪些共同点? 学生讨论: 相同点:扇形 问题:请举例说明翅对昆虫的生活和分布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 演示:学生齐读。 认识昆虫的身体结构,看蝗虫短片。 结合图片,讲解结构。 生殖过程:即卵、幼虫、成虫。不完全变态。 讨论: 总结:昆虫有哪些特征? 1、 2、 看图片判断哪些是昆虫? 导出问题二。 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体表有外骨骼; 足和触角分节。 想一想: 节肢动物可分: 1、 多足纲 2、 昆虫纲 3、 蛛形纲 4、 甲壳纲 你能举出不在同一环境中生活的动物?导出青蛙。 三、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 练习: 1:选择题。 2、 猜谜、填空。 3、 填表总结-----单元内容。 |
意见: 通过杜甫的诗引出飞行的动物 复习适于鸟飞行的主要特征,导入过程新颖、浪漫、富有诗意。 多媒体出示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力。 略去,范围可不介绍。 小组讨论:学生积极参与,热情主动,回答问题积极。 这段视频内容较好,应用恰当,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起关键作用。 本图片对引出下一个问题起到了很好的衔接作用。 此处不必归纳。 教材处理得当,轻处理。 练习题设计的好。题型多样,趣味性强。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增加兴趣。 |
总评:这节课从教学设计上看比较科学合理,既有教师的讲解,也有学生的积极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语言表达清晰,教态自然大方,板书工整,体现了主要的教学内容。学生讨论积极,勇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参与率较高。多媒体应用恰到好处,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略有不足的地方是翅型和节肢动物分纲上,略多了一点,可不介绍。总体看着是一节很好的示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