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上海市宝山区,我家门前有条通航的河流叫温藻浜,其大小与上海市内的苏州河差不多,温藻浜在吴淞镇与黄浦江相连,我小时候的温藻浜水清鱼虾多,在温藻浜畔和小伙伴们摸鱼虾、采野菜、玩水、放风筝的快乐童年记忆犹新。
解放初的宝山县属江苏省管辖,那时美丽可爱的故乡是出产绿色农、鱼等产品的鱼米之乡,而现在已经成为没有农田的上海市宝山区。
1951年东北铁路办事处到上海招收知青,经考试录取于1951年11月我抵达东北辽宁省锦州市锦州铁路局职工学校。1952年初锦州铁路职工学校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到新成立的铁道部锦州铁路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学习,我们学铁道工程专业的一个班于1953年初合并到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1955年毕业时按我本人的要求分配到国家最需要最艰苦的内蒙古边疆,铁道部第三工程局从事新建铁路工作。我边工作边学习于1966年完成了唐山铁道学院铁建专业的函授学业取得了大学学历,1986年取得铁道部高级工程师职称。
虽然从1955年后一直工作和生活在美丽可爱的内蒙古,但在上海宝山度过的青少年时期,仍深深的印记在我的心中,随着年岁的增长思乡之情与日俱增。
一、我美丽可爱的故乡
据说在明朝时为抗击倭寇在长江口人工筑起了一座土山,山上修了个炮台,这个土山上的炮台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很管用,因此这座土山被称为宝山,宝山县就由此山而得名。后来这座土山被江水冲没了,宝山县就没有了山,当地没有出过远门的老人们也从没有看见过山。
沿着温藻浜旁的小道东行约3公里,曾经是我国四大渔市之一的吴淞镇。在交通不发达没有冷冻设备的那个年代,舟山渔场所产的黄花鱼被淹制成咸黄花鱼在吴淞渔市出售,每年春天这种咸黄花鱼很便宜,故乡人家都会把它晒制成咸黄花鱼干。这种咸黄花鱼干较好存放,经水发进行蒸、煮、烹、炒吃起来味道很美。自冷冻设备普及后这种咸黄花鱼就没有了,咸黄花鱼干的美味也只能回味了。
沿吴淞镇至宝山县城的土公路(两侧全是农田)北行约2公里,就是我小时候去过的比吴淞镇还小的宝山古县城。以下是我对故乡难忘的往事回忆。
1、小镇的茶馆
故乡的小镇都有茶馆,我父亲常去茶馆喝茶,茶馆的主要设备是八仙桌、长条凳、七星灶及大水缸,茶钱很便宜相当于现在的1-2元钱。农闲季节有艺人到茶馆中说唱苏州评弹和沪书(用上海话说的评书),此时去茶馆的人会更多些。
这种小茶馆的好处很多因此很受欢迎:一是去茶馆赶路有益健康;二是可和新老朋友谈心;三是可顺便采购食品和生活必需品;四是可参与棋牌活动和听苏州评弹和沪书;五是可补充人体必须的水分和维生素。总之能使人身心愉快,尤其是能使老年人延年益寿,因此小茶馆特受老年人的欢迎。
2、故乡的水网
温藻浜两侧有很多支流,涨潮时能通行较小的船只,还有很多不能通航但能通水的河沟,这些大小河流及河沟组成了故乡的水网,在潮汐涨落的作用下水网中流动着无污染的长江活水,故乡的水网对当地老百姓十分重要:一是能船运各种货物,二是能灌溉农田尤其是水稻田,三是能生产茭白等水生蔬菜及芦苇和蒲草等经济作物,四是能生产鱼虾等水产品及养鸭,五是能洗涮衣物,六是能排除雨水,七是可游泳及儿童玩水。故乡的地下水位很浅到处都能打大口浅水井,井水是主要生活用水。
3、温藻浜的变化
我小时候温藻浜中行驶的主要是木船,很少见到机动船。老人们给我们讲故事说他们的前辈见过在温藻浜岸边晒太阳的鼋(海龟)。我们小时候已经见不到鼋了,但能见到成群的野鸭子。我家门前有一家以张网捕鱼为生的渔民,张网就是在河道中布下张开的大网(船只可绕开张网航行),使朝着潮水流向而游的鳗鱼、虾和小鱼进入张网后再也出不来而被捕捉。在放学的路上有时能遇到十分好看的鱼鹰捕鱼场景,鱼鹰把咽不下去的鱼乖乖的交给他的主人,遇到一鱼鹰对付不了的大鱼,就会有两三只鱼鹰协同把大鱼抬到船上交给主人。
上世纪60年代以后因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及机动船的增多而使温藻浜受到污染,从那时起鱼虾就越来越少现已绝迹,野鸭子也不见了踪影。现在的温藻浜已经很少见到木船了,行驶较多的是百吨以上的钢铁机动船,河水已经变黑,其污染程度和未治理前的苏州河差不多了,看来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时候了。
4、故乡的农田
故乡的气候温暖湿润农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除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和棉花外,豆类、杂粮、瓜果蔬菜都长得很好。除少有台风为害外,几乎无其他自然灾害,我父亲是种田能手秋收时我家的棉花和稻谷堆得到处都是。我小时候穿过用自产的棉花由我母亲和祖母纺纱织成的土布;吃的是用自产小麦稻谷加工的大米白面,用自产的黄豆、油菜籽、棉花籽等加工的食油,自家菜园种的蔬菜,自家饲养的猪、羊、鸡、鸭等的肉蛋类食品及自家捕捉的鱼虾,过着基本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
5、我家的竹园
故乡不少人家有竹园,我家的屋后也有个小竹园,园中栖息有不少小鸟,夏天在竹园中乘凉听小鸟鸣唱十分惬意,春天可吃到鲜嫩美味的竹笋,竹子可做农具把和日用品,还可制作风筝和灯笼等儿童玩具。江南农家的竹园是一道美景。
6、我家的菜园
故乡人家一般都有小菜园,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自家小菜园生产的新鲜蔬菜。我家的小菜园中春、夏、秋三季蔬菜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黄瓜、茄子、豆角、青椒、丝瓜、南瓜、马铃薯、葱、蒜及各种绿叶蔬菜,冬天只能种植萝卜、荠菜、芥菜、菠菜、芹菜和油菜。大田的河沟边能种植茭白(水生蔬菜),我家生产的新鲜蔬菜基本能自给,有时亲友和邻居间也相互赠送蔬菜,事实上是一种互通有无的交换。
7、我家的畜禽
我家平时养有五六只鸡和两三只鸭,有时也圈养一两只猪和羊,米糠、麸皮、豆饼和菜籽饼等是很好的饲料,鸡鸭主要靠自行觅食很少喂食,猪羊鸡鸭等畜禽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饲养畜禽与种好庄稼密切相关。我家鸡鸭和羊等的肉蛋产品供自家食用,猪一般养到150市斤左右就出售,很少自家宰杀。
二、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种田能手,棉花、水稻和小麦种得特好,年年丰收,因此50年代是江苏省松江地区的农业劳动模范。我的父亲不识字但心灵手巧很懂道理;我的父亲不信神鬼,而相信知识和文化的力量,他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成为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我的父亲积极参加农业合作化,政治上要求进步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我的父亲深明大义顾全大局,文化大革命后期当十八年的冤案平反后只要求补交十八年的党费无其他任何要求。
三、我快乐的童年
我和故乡的小伙伴们经常在河边沟边的水草中摸虾,有时也能摸到小鱼,在田野里和河滩上采各种好吃的野菜,河滩上的野生水芹菜、田野里的野芥菜和野荠菜最好吃。夏天我们经常在河里游泳玩水和划小船,冬春季节我们在河边和田野上放风筝,玩得十分快乐。
四、气候变暖
我小时候的冬天温藻浜里也要结冰,一般河沟都被封冻,小河沟里水浅的地方冰上还能过人。而现在一般情况下冬天基本上见不到冰,较寒冷的年份河沟边上结些簿冰,由此可见如今气候变暖确实十分明显。
五、海平面升高
我小时候温藻浜里的水只能流到河沟里,是流不到田里的,而现在的温藻浜边上筑起了2米多高的河堤,所有的支流都修筑了闸门,一些小河沟还修有排水泵站,下大雨时用泵向温藻浜里抽排雨水,据我的观察普通涨潮时的水位已高出地面。有此可见如今水位上涨,海平面升高十分明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