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父母学堂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情感杂谈 |
分类: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
近期,收到一个家长的留言:“我家孩子在老家读书,成绩越来越不好,我就想把他接来北京,我好及时能跟盯他的学习,可是死活孩子不想来,估计是从小姥姥带大的缘故,我很不理解......”
其实,不难看出,这个根本原因不一定是孩子就不热爱学习,不想进步,很大程度上是幼年时期,母亲和孩子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导致孩子不想听话,所以才会不想好好读书。
所以,现在首当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1.陪伴是建立关系的基础
如果真的想改变孩子的行为,家长需要用行动,而不是语言。
只有共同的生活,真切的陪伴才会消除孩子内心的焦虑和抗拒,才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这是一个洋娃娃或其他礼物所不能替代的。建议家长一定定期多回老家陪陪孩子!
2.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感
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要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信任的建立非常必要。
答应几点回家就不要迟到,答应周末去游乐园就不要失约,成人眼中的小事就是孩子眼里的大事,重视并履行每次的约定,她对你的信任感就会慢慢建立起来。
3.尊重孩子,多给孩子选择权
让孩子自主做一些选择,比如吃饭、衣服的搭配、头饰的选择,爸爸妈妈都可以和孩子讨论对话,让她感觉到自己是家里的小主人,即使到了新家,也仍然是。
加上父母的尊重和理解,营造出融洽温暖是氛围。而当孩子有了积极的成长心态,亲子沟通当然也会变得更为顺畅,亲子关系会日益密切。
4.放低姿态
当我们高高在上时,自然会与孩子拉开一定的距离,沟通便无从谈起。孩子有他们眼中的世界,只有放低做父母的姿态,蹲下来和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对话,我们才会找到许多曾经不解的答案。
家长要跟孩子做好朋友,多交流,站在孩子的高度和角度,去发现她的乐趣,去找到她抗拒的原因,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塑造易于亲近的、美好的优良形象。而不是高高在上、难以沟通的样子。
5.增加亲子活动
爸爸妈妈可增加孩子的户外亲子活动,当孩子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接回来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进一步沟通引导,上学也将不成问题。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业。在做父母的有效期里,希望家长能将更多的精力和耐心放在孩子身上,陪伴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