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兰谈育儿脑心理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原因是哪些

标签:
父母学堂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情感育儿教育 |
分类: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
洪兰谈育儿脑心理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原因是哪些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感到生活的紧张,竞争的压力和选择工作的困难。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的儿童,由于身体和精神的承受能力,容易出现人格障碍,所以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压力下,容易出现人格障碍。
这种人格障碍的具体症状是:表面上,他们仍然过着正常的生活,但经过深入接触,他们发现这些孩子非常奇怪。例如,当人们开始接触时,这是礼貌的,但当他们彼此熟悉时,他们往往过于亲密或要求,甚至每一次都生气。这种孩子的另一件奇怪的事情是,他曾经和别人很亲密,但是突然改变了方向,互相瞪着对方,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患有人格障碍的儿童无法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他们自私、任性。因此,他们面临着自我统一的困难和心理困惑。此外,他们缺乏自信,经常处于情感不安全感的状态。
现代社会儿童人格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无法抑制自己愤怒情绪的时候,这些孩子大多不容易被感动,往往处于极度焦虑或不快乐的状态。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兴奋。这是因为他们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养成抑制冲动和不满的习惯,所以他们无法控制自己,没有信心,并且极度不安。这类孩子的另一个特点是他们非常依赖和期待别人。当别人不能接受或照顾他们时,他们会认为自己背叛了自己。此外,这些孩子通常不会感到内疚或自责,而是有一种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的孤立感。由于害怕被别人抛弃,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去把握或找回与他人的关系,但他们总是因为方法或态度上的问题而使事情变得更糟。最后,当其他人离开他时,他们可能会感到被背叛和愤怒。
(2)不稳定的人,这样的孩子通常有非常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也许这是因为他很容易和朋友闹翻,所以友谊大多维持在点头之交。与普通人的互动更加简单。这种无法与人建立深厚友谊的人格障碍存在于相当多的儿童中。这种孩子在与朋友深入接触时,很容易变得依赖对方,或者失控地要求对方,这让朋友们很苦恼。当对方无法接受或满足自己时,他们就会被激怒,故意指责对方。这种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和实践,当然很难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对人的评价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人际关系当然是不稳定的。有时,这样的孩子会武断地理想化他们的朋友,或者给他们过高的期望。一旦他们的希望破灭,他们就会绝望地互相攻击。患有这种人格障碍的儿童一直处于一种心理不稳定的状态,不仅对自己,对他人的期望和要求也表现出偏执、夸大和不安全感的倾向。
(3)自我毁灭的人。患有这种人格障碍的孩子很可怕。他们特别容易冲动地自我毁灭,比如自杀。虽然它们并不是真的想死,但它们往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身体伤害。此外,患有这种人格障碍的儿童会滥用药物或酒精,紊乱,浪费金钱,暴饮暴食或拒绝进食,以逃避现实,故意用异物伤害身体。一些孩子甚至故意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交通事故。
(4)缺乏自信的儿童具有这种人格障碍,无法在意识层面把握自己,无法给予自己适当的评价,从而导致心理不稳定。这种不忠,即自我认同和自我认同障碍,可能导致不正常的行为和情感。这种孩子不能得到自己的定位和认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换句话说,他们的自我形象是如此的支离破碎,以至于他们无法统一,他们感到不安。有时会突然出现夸大和妄想的行为,以提高自己的价值,使心理稳定。但有时这种自卫也会暴露出来,使双方更加无助和困惑。
现代社会不需要有人格障碍的儿童,健康的人格是今天的儿童顺利进入21世纪的护身符。因此,我们的父母必须尽早发现和治疗这些有人格障碍的孩子,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的人格和人格。否则,让孩子带着这种人格障碍进入21世纪,那么不仅他的生活烦恼,还会给家庭带来无尽的麻烦,并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是洪兰
洪兰教授:一九六九年台湾大学毕业后,即赴美留学,取得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曾在耶鲁大学哈斯金实验室及加州大学尔湾医学院神经科接受博士后训练,之后进入圣地亚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并于加州大学河滨校区担任研究教授。
台湾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脑科学家。台湾第一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台湾教育部终身学习推展委员会委员。洪兰撰写教育类杂志专栏二十年,其教育理念与方法红遍宝岛二十年,每年进行数十场公益讲座,足迹踏遍宝岛各地,出版著作一直为台湾最畅销家教书。
一九九二年回台任教于中正大学心理所;目前为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暨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主持人。
洪教授研究、讲学之余,致力科普书籍的译作,曾翻译二十余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近年来有感于教育是国家的根本,而阅读是教育的根本,更致力于阅读习惯的推广,足迹遍及台湾千所的中小学作推广阅读的演讲。
洪兰教授涉及多方个领域,从心理、生理多方面对幼儿的教育进行剖析,让我们这些初做父母无从下手教育儿童的人得到了很大的受益,从她的《脑科学》引导到儿童的教育,使自己的小宝贝得到最大的健康的成长!
教育是要讲究技巧和方法的,虽经常与自己的小宝贝儿交流、鲜有打骂,但终究觉着方法还是欠妥,当第一次听到洪兰教授的讲座后,顿觉醍醐灌顶,于是便全网搜罗洪兰教授的资料来学。
语音和视频资料大多不易复习和记忆,所以就把视频一个字一个字扣下来,方便反复学习记忆。
洪兰教授的方法我也拿来在我的宝贝儿的身上做过验证,确实简单有效,但个体是多样性的,所以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在各自的小宝贝儿身上,而洪兰教授的资料里没有讲到的,咱做父母的只有把经验吃透,再反复尝试,才能更好的解决自己孩子的问题,这也是做此号的初衷——督促自己也帮助更多父母带好自己的小宝贝!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