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5日

标签:
小小说 |
分类: 原创 |

|
|||
王晓丽是班里新来的同学,默默地坐在最后一排临时加的座位上。她面目清秀,衣着简朴,扎着两根麻花辫,一看就是农村来的小姑娘。 上午第一节自修课,同学们看书的看书,写作业的写作业。晓丽打开铅笔盒子,从里面拿起一支笔认真地写起字来。可是,大家却用好奇和异样的目光看着她,窃窃私语,掩嘴而笑。原来,晓丽这支笔是用一根塑料管和一截铅笔头连接而成的,跟其他同学那些精美的铅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好像一群白天鹅里突然出现一只丑小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下课时,同学们都来到操场上,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玩耍说笑,晓丽也想跟大家一起玩,可是不知为什么,大家好像有意躲着她,不愿跟她玩,仿佛她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人。晓丽只好又回到教室,一个人坐在那儿看起书来。这时,班主任杨老师走了进来,关心地问,为什么不出去和大家一起玩?哪儿不舒服?晓丽笑了笑,摇摇头。杨老师心想可能晓丽初来乍到,一时还不适应新的环境,便鼓励她多跟同学们交流,积极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来。晓丽点点头。这时,老师忽然发现晓丽那支特殊铅笔,杨老师拿起来看了看,似乎明白了什么,便说,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帮助你。并鼓励晓丽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接着杨老师又打开手中一张报纸,指着上面的照片对晓丽说,这位叔叔小时候家里也很穷,可他从小自强不息,努力向上,如今成了优秀农民企业家,还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晓丽接过报纸一看,兴奋地说,啊,这是我爸爸。杨老师听了,既惊又喜,问,他真是你爸爸?晓丽使劲点点头。可老师又疑惑起来,说:原来,你家生活很优裕,为什么还用这种铅笔头?晓丽想了想,给老师讲了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次,晓丽在家写作业,随手将一截铅笔头扔进了纸篓里。晓丽的爸爸看见了,又从纸篓里将铅笔头捡起来,说,你怎么把它扔了,多可惜。随后,爸爸找来一根塑料管子,插上铅笔头,说,你看这样一连接不是还可以继续使用吗?晓丽忍不住笑出声来,说,我的大厂长,你够抠门的,谁还用这种笔,不怕别人笑掉牙?爸爸听了,脸立即沉了下来,严肃地说,你别小瞧这支铅笔头,它可是承载着一种精神,一种品德。 晓丽吃惊地瞪大眼睛,不解地问,什么?它承载着一种精神?一种品德? 爸爸像你这般大的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为了给家里省钱,就用捡来的铅笔头和废纸片写字学习;生活虽然艰苦,却磨练了我的意志,也培养了我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爸爸管它叫铅笔头精神。它让我受益终生。 接着,爸爸又给晓丽讲起了自己的艰苦创业史。讲到最后,爸爸深情地说,我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靠了这种铅笔头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爸爸的今天。丢掉了它,就是丢掉了咱家的优良传统,丢掉取得成功的法宝。 晓丽听了,猛然醒悟,接过爸爸手中的铅笔头,说,爸爸,我懂了。 打那以后,晓丽再也没有随便扔过铅笔头。 晓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杨老师的心,让老师感动不已。第二天上课时,杨老师又将这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号召大家向王晓丽同学学习。 老师的话刚落音,课堂上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齐刷刷地向张晓丽投去了赞许和敬佩的目光,那些嘲笑晓丽的同学也羞愧地低下了头。 打那以后,全班同学纷纷仿效晓丽同学的做法,勤俭节约蔚然成风,学习也不断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