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版本的二十四孝图文

标签:
传统文化杂谈分类:社会伦理 |
分类: 传统文化 |
二十四孝图文
我们知道,从古至今,“孝”字占据着几乎全部人的思想意识。不论年长、年幼,都遵循着“孝”。古时候的“孝”便为“顺”,孝顺永远连在一起,最后终于成为专有词。一家之中,父亲为一家之主,儿女必须言听计从,不论对错,一律服从,这也是孝的一种体现。
而今,“孝”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改变,从一味顺从,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异,从精神、物质两方面来尽孝。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每当周末,一些老人的家里总是儿女满堂,聚在一起,对老人问寒问暖,给老人买补品,陪老人谈天,孙子们也向老人汇报好成绩,逗老人开心,这是新时代孝的体现。
社会在一天天地进步,从古时的一味顺从发展到今天的物质、精神两方面尽孝,无一不体现出中国人对“孝”的重视。
孝道是我们中国人最突出的美德。转载此图文就是想提醒大家无论顺境逆境,开心悲痛,都莫忘了父母之恩。
枝叶繁盛的树木,扎根于厚实的土地;流水汤汤的江河,溯源于雪岭山脉的蕴藏;乌鸦孝亲反哺,羔羊感恩跪乳,动物尚且懂得回报于亲恩;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从“上代而来,从己而出”的血缘关系中,将人性的真爱与善美发挥到极致,推及宗族、群我,传承了代代的伦理之爱,稳固了人类生活的秩序。
最近一段时间,河北省沧州市育红小学的孩子们为教学楼走廊里新添的一幅幅图画所吸引。原来,学校为了在学生中开展行孝教育,将古代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图”贴进了校园。对于学校的这种教育方式,广大学生家长或褒或贬,议论纷纷。(《燕赵都市报》5月10日)
一、传统正版二十四孝图
二、新“24孝”行动标准,“百善孝为先”!
孝来不及等待,在外游子应当多关心关心父母,哪怕只是通电话慰问一下他们的生活状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多带他们出去走走,享享天伦之乐。还是那句老话“常回家看看!”。
祈愿天下父母:无病无灾,身体健康,无忧无虑,笑容绽放,长命百岁,幸福安康。弘扬中华美德,百善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