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美术教学计划
(2019-03-01 14:01:41)教
学
计
划
学
班
教
二O
学生学业情况(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从总体上来看,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的能力,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也有一部分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不浓,空间感较弱,造型能力还需要发掘。
|
教材分析:
浙美版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例行)>>为指标,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的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二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19课,分为9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术大多随堂教学,均匀分配在各课之中。 全册教学理念目标: 【造型·表现】 尝试不痛工具,用纸以及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观察身边的用品,初步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尝试不同的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经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和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或以造型游戏与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结合的方式,经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和展示。
|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并能用英语表示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在教学中穿插双语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并能用英语表示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 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 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 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 难点: 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发表,并用简单的英语口语来表示。 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充分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 4、领会自然界中的事物与美术作品中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5、怎样使双语教学在美术课堂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
教学措施: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2、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成长发展创新思维和能力。要帮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创新的欲望。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学习不单是一种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要在美术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要尊敬和爱护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创造成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尊重。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探究性的学习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社会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理解美术对生活的独特贡献,使他们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6 6、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传统美术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的鉴定和甄别,现代课程评价应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共性评价的过程和个性差异性,建立发展评价体系。 7、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象、范画、参观、访问等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
课时安排:
周次 |
日 期 |
内
|
教 时 |
1 |
2月18日——2月24日 |
《春天在哪里》 |
2课时 |
2 |
2月25日—— 3月3日 |
《盛开的鲜花》 |
1课时 |
3 |
3月4日——3月10日 |
《田园风光》 |
1课时 |
4 |
3月11——3月17日 |
《我的爱心卡》 |
1课时 |
5 |
3月18——3月24日 |
《折剪蝴蝶》 |
1课时 |
6 |
3月25日——3月31日 |
《小画框》 |
1课时 |
7 |
4月1日——4月7日 |
《笔筒设计》 |
1课时 |
8 |
4月8日——4月14日 |
《倒影》 |
1课时 |
9 |
4月15日——4月21日 |
《印印画画》 |
1课时 |
10 |
4月22日——4月28日 |
《纸版画人像》 |
1课时 |
11 |
4月29日——5月5日 |
《民间年画》 |
1课时 |
12 |
5月6日——5月12日 |
《闪闪的星星》 |
1课时 |
13 |
5月13日——5月19日 |
《美丽的丝巾》 |
1课时 |
14 |
5月20日——5月26日 |
《做香囊,迎端午》 |
1课时 |
15 |
5月27日——6月2日 |
《向日葵》 |
1课时 |
16 |
6月3日——6月9日 |
《夏天》 |
1课时 |
17 |
6月10日——6月16日 |
《可爱的猫咪》 |
1课时 |
18 |
6月17日——6月23日 |
《小溪水》 |
1课时 |
19 |
6月24日——6月30日 |
《我们画我们评》 |
1课时 |
20 |
7月1日——7月7日 |
期末考 |
1课时 |